×市國稅局系統人員分布及計算機套用掌握情況調研

近幾年,特別是去年機構改革實行提前離崗政策以來,由於政策優惠,宣傳到位,全系統退休、提前離崗人員較多,基層一些領導同志多次反映一線征管力量不足,特別是農村稅務所(分局)感到人員更加緊張。尤其是實行“雙責”後,感到工作量加大,人手不夠。為模清情況,搞清基層感到人員不足的真正原因,也為下一步征管改革提供一些參考建議,10月份,人事處組織人員,就基層一線人員分布情況進行了調研,傾聽了基層同志的意見,具體分析了一線征管力量不足的原因,就如何合理分配人員、如何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供領導決策時參考。現就此次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層人員分布及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人員基本情況

我市國稅系統縣(市)、區局在職人員共有2355人,基層一線人員(稅務所(分局)、稽查局)1783人,占總人數的76%。

去年機構改革,各縣(市)、區局共核定編制2053人。截止目前,從核定的編制數看,只有***縣局和礦區局屬於缺編單位,其他18個單位均屬於超編單位,共超編288人。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各單位反映人員不足,另一方面大部分單位又超編,原因何在呢?

(二)基層人員緊張的主要原因

通過在基層聽匯報、座談、個別交流等方式了解情況,感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現行征管模式造成的。在現行征管模式下,稅收任務主要靠稅務所(分局)的徵收來完成。稅務所(分局)面臨的是征管區域廣、納稅戶量大、納稅方式多樣。一個稅務所(分局),大多是幾個人要管方圓幾十甚至幾百公里、幾百甚至上千納稅戶,其中有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個體零散戶、集貿市場等等,工作量很大,相對來講使人員緊張。比如武安賀進分局,現有幹部5人,管理面積300平方公里,人均60平方公里;納稅戶275戶,人均管理55戶;一般納稅戶12戶,農村信用社8戶,個體戶216戶。

2、個體戶數量大,工作難度大造成的。由於個體戶數量多、流動性較大、經營者個人素質參差不齊,造成工作難度較大。有大的行動,比如納稅檢查等,往往需要動用全所(分局)的力量,幾天才能搞完。有的個體戶結束經營後不能主動辦理有關手續,如交回發票、結清納稅餘額等,需要動用人力進行追查,無形中增大了工作量。如武安市局城區分局一位同志,一個人要管理540多戶個體戶,包括一個建材市場、一個農貿市場、一條商業街。將整個轄區檢查一遍要幾天時間,日常工作量也很大。本來應該有3—4人來負責管理,但由於人少,只能由一位同志來負責。

3、實行“雙責”後,責任劃分造成的。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由於“雙責”要求程式規範、職責明確,所以造成大量的一人多崗現象。全系統不超過10人的稅務所(分局)共有65個,許多稅務所(分局)只有6、7個人,而崗位最少也有8個,加上金稅工程的崗位,一般都有十幾個崗位,一人一崗幾乎不可能。一人多崗雖然是“雙責”允許的,但每個人都承擔很大的工作量。同時,崗位多,工作中出現失誤被追究的機會就多,給基層的同志造成很大的思想壓力,希望能增加人員,分擔一部分現有的崗位,也能減少被追究的機會。如“雙責”規定新開、關、停、歇業的業戶必須由稅務所長(分局長)簽字,在實際工作中幾乎每天有多起新開、關、停、歇業,所長(分局長)為此牽扯很大精力,想委託副所長(副分局)或其他同志代簽,但為避免責任不清,又只能由所長(分局長)簽字。在調查中武安市局、涉縣局、邱縣局等單位多次提出這個問題,希望能找出一個辦法,妥善解決這種現象。

通過我們的了解,基層同志要求增加人員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基層生活、工作條件不如機關、市區,希望能有人來接替自己的工作,自己好調到機關或市內等等,但主要的因素是以上總結的三種。

(三)解決基層感覺人員緊張的主要途徑

雖然解決人員緊張最簡單的辦法是增加編制,但基層的同志非常理解在現有條件下增加人員的困難,同時提出了幾點很好的建議,歸納進來有以下幾點:

1、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設正在國稅系統內逐漸發展,基層的同志也親身體會到了信息化帶來的方便。如果能使每個稅務所(分局)的征管軟體系統充分利用,將大大地節省人力,減輕工作負擔。

2、減少個體戶的業務量,開展一些征管法允許的代繳代扣業務。各縣(市)、區局城區稅務分局一般人員比其他稅務所(分局)人員多,比較來看好像其他稅務所(分局)人員少,但從人均任務量來看並不高。這種現象在東部縣局表現更為突出一些,如**縣局,全局任務1360萬元,城區分局18人,任務1160萬元,人均64萬元多;*所6人,任務70萬元,人均不到12萬元;*分局7人,任務130萬元,人均不到19萬元。為什麼人均任務量少反而感到人員緊張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個體戶的管理占用了稅務所(分局)很大一部分力量,而且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加大了稅收成本。如*縣局一個稅務所,全所共有8個人,全年任務167萬元,其中3個人分管307戶個體戶,占全所人員的38%,而個體戶的全年稅收額只有32萬元,僅占任務量的19%。這種現象在全系統普遍存在。如果在個體戶集中的集貿市場、商業街道等場所開展征管法允許的代征代繳業務,將節省很大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對其他納稅對象的管理上,整個征管質量也將大大提高。

3、期待征管改革能帶來新的變化。

二、基層計算機套用掌握情況

信息化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國稅系統工作實際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信息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層同志對計算機套用的掌握情況。為摸清基層同志對計算機掌握情況,在掌握總體水平的情況下,人事處深入稅務所(分局)進行了實地了解,並徵求了如何搞好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一)現狀

在基層2355名同志中,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共有37人,占幹部總人數的1﹒6%,其中中專5人,大專15人,本科17人。

在調查中對計算機掌握程度劃分為三個等次:一是熟練操作: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受過專業培訓或能夠勝任計算機崗位工作的人員;二是基本能夠操作:能夠勝任日常工作對計算機操作的要求並能熟練運行辦公自動化系統;三是不會操作:幾乎不接觸計算機或不會運行辦公自動化系統。

通過統計,屬於熟練操作的有665人,占總人數的28%;基本能夠操作的有1133人,占總人數的48%;不會操作的有544人,占總人數的24%。

(二)建議

從總體情況看,現有的水平,與信息化建設、金稅工程和日常工作的要求相差很遠。我們建議採取措施,加大培訓力度和教育投入,提高計算機套用能力。就整個系統而言,應搞好計算機專題培訓,給壓力,給政策,區分初、中、高三個層次,因人施教,使不同起點的幹部各有收益:

1、對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套用的人員,採取多種方法,如送兄弟單位掛職學習、送院校或培訓中心進行專業培訓等,培養高層次的計算機套用人才,使他們能夠精通金稅工程和其他專業工作所需的知識,作為本單位計算機方面的領頭人,帶動本單位計算機套用工作的開展;

2、對基本能夠操作計算機,勝任日常工作的人員,應加強專題培訓,如辦公自動化培訓、專業軟體套用培訓等。可以由市局統一組織幾期培訓班,為各基層單位培訓一些骨幹力量,再由各縣(市)、區局自行組織有關的培訓,豐富全體幹部職工的計算機知識,使之早日成為計算機方面的行家裡手;

3、對於計算機知識比較缺乏、基本不會操作的人員,應由各單位制定計畫,拿出措施,限期“掃盲”,否則要求離崗學習,直到達到應有的水平。在組織形式上,可以利用業餘時間本單位開辦培訓班,也可以參加社會上的計算機學習班,目的是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儘快消滅本單位的計算機知識“盲點”;

4、建立一定的激勵措施,大興學習之風,帶動全系統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將率先達到“人人會操作計算機”的單位樹立為全系統的先進典型;舉行打字比賽、計算機知識競賽等活動,對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激發乾部職工自覺學習的熱情。

5、縣局重視,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信息化建設。有條件的縣局爭取每個稅務所(分局)至少有2—3台性能比較先進的計算機,既能滿足工作的需要,也能滿足學習的需要。涉縣局井店稅務分局,全分局只有一台486微機,性能較差,開一張票要4—5分鐘,而且分局長專門規定,除會計用於開票外,其它人不得動用,主要是害怕別人使用時出毛病。分分局7個人,全部受過培訓,有人還不止培訓一次,但都反映平時接觸少,隨學隨忘,無法進一步提高。如果有幾台性能較好的微機,一是節省工作時間,開一張票可以縮短到2分鐘左右,二是可以隨時學習,有利於提高。

6、爭取每個稅務所(分局)至少培養一名技術精通的技術帶頭人,對成型的技術軟體針對本所(分局)的具體情況進行開發,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軟體的功能。如武安賀進分局改進了一套軟體,既提高了征管質量,也方便了納稅戶查閱有關資料,極大地方便了工作,也獲得了納稅人的好評。

7、每個稅務所(分局)至少訂閱一份計算機方面的報刊雜誌,有利於培養幹部職工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