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豆蔓看自己》讀書筆記摘抄

《爬山豆蔓看自己》這是一本充滿感性色彩又令人深思的一線幼兒教師的教育日記。作者詳盡地敘述了自己在幼稚園的一日生活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的感悟與反思,將一個真實的自我呈現在大家面前。

“作為一個老師,愛孩子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給每個孩子公平和公正。只有了解孩子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才能懂得寬容和等待。”這就是《爬上豆蔓看自己》作者的真實寫照。這本書從我的理想教育生活、我的日常教育生活、我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我在教學中的感悟、我和家長的愛心聯繫、我的讀書和生活隨感六部分向我們講述了一位普通教師專業成長的點點滴滴,對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與體會。其中雖有彷徨、迷茫甚至抱怨,但這些情緒最終被無私細膩的愛所取代。

教育是什麼?書中說:教育不是一個偶爾的靈感頓生而成的論文,教育是一種行為日復一日的堅持。“堅持”,多么普通的詞語,多么難以企及的高度。有哲人這樣說:人最珍貴也最能實現的品質是堅持,在堅持中,平凡到偉大不到半步之遙。我合上書本,讓思緒停頓,讓心靈安靜,我在寧靜中看到一個依然迷惘的自己,有個聲音在問:你在堅持你的教育事業嗎?

幾年前,大學剛畢業的我懷著滿腔熱情,帶著對心中的“夢想教育”的無限嚮往,主動申請到九寨溝支教。踏上那神奇的土地,我不禁為那裡的青山綠水迷倒,真不愧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呀!天真無邪的孩子點燃了我那年輕的心,淳樸真誠的家長喚起了我奉獻青春的熱情。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逐漸成為不變的規律之後,年輕的我已經無法讓自己火熱的心安頓下來。那種與群山相看兩不厭的詩意逐漸遠去,而日益漸濃的鄉愁慢慢溢滿自己心田。我感覺自己就如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受了上帝的懲罰,日復一日地推著一塊巨大的石頭上山,而那石頭每天都會滾下來。九寨溝在我眼中不再是“童話世界,人間仙境”,而成了我心中的悲慘世界。

迷茫的我,偶然翻開了《爬上豆蔓看自己》這本書,走入高美霞的教育日記。“讓我們心中的那個我慢慢地爬上豆蔓,一直爬上豆蔓伸到雲端上面,再撥開雲朵看看下面生活的自己……”在書中,我看到了高美霞,看到做為一個自然人日復一日的對教育的堅持;看到了作者坐在陽光里給野菊花剪枝,一朵朵金燦燦的花朵從手頭飄落,陣陣幽香從手指間不經意飄過,生活原本就這樣悠悠悄悄的滑過。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猶如淡淡的野菊花,有著不經意的驚喜;看到了因為愛而幸福的與家長的愛心聯繫;看到了采了一把清新欲滴的狗尾巴草,看著被狗尾巴草包圍的草坪,體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讀書和生活隨感。發現瑣碎的教育的每一天都可以精彩,不動聲色的精彩,書中的隨筆更是篇篇精彩。無論是關於理論的《理論的用處在哪裡》,還是講述與孩子一起畫畫的《發現孩子畫中的美》,和個別家長溝通的《憂慮》、六一演出排練《感受的不同》、《登上舞台的日子》,孩子搭積木時教師看似不經意地觀察,教學活動後的思考都《樂在其中》。作者用教育敏感捕捉與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老師不同於媽媽》、《讀孩子的心》《孩子心,天上星》讓內向的孩子來審視你、了解你,不輸給任性的孩子……《新進的兩個孩子》一種幼兒教師所特有感受童真的幸福浮在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