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教育》讀書筆記

第六章、生命的品質及其教育意蘊。“促進生命--讓它自由地發展、展開--這便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務。教育家必須能被對生命的深刻崇拜所激發、必須通過這種崇拜,尊重兒童生命的發展。”這是蒙台梭利的話。聽過錢志亮做過的一場報告以後,對這段話的理解就更深刻,知道生命來之不易才能敬畏生命、崇拜生命!才能尊重生命!以前在工作中尊重學生是出於師德,覺得自己作為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人格,現在尊重學生是因為對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不只是尊重學生,也要尊重和我接觸的任何一個“人”。

結束語:生命在教育中詩意地棲居。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把對教育的憧憬寫得像詩歌一樣美妙。生命在教育中的詩意境界,是一種生活的境界。什麼叫生活?陶行知說,一個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境裡生生不已就叫生活。生活作為人的一種存在形式,並不簡單地是“生存”“活著”,單純地“生存”“活著”動物也會具有,人的“生存”“活著”要顯示人的意義,這就是陶行知所說的對生命“生生不已”的追求,教師的責任是要讓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生活。可以說通過這本書的閱讀對“教育即生活”有了一次認識上的飛躍,對教育的意義有了覺解與體悟。

我向他學習,他為我們指引了的理想方向,儘管路上會布滿荊棘,我想只要路是正確的,堅持下去總會收穫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