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阿q正傳》我已經讀過許多次了,至今依然還沒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
今年寒假我又重溫了一遍。 大概是我自己頭腦特別笨的緣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樣,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現實意義來,並讓它創造出價值,帶來豐厚的社會財富(其實就是他自己的財富),同時也宣傳了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廈的建設壘了n塊磚,加了m片瓦。我實在是非常佩服這些高明人士的頭腦和眼光的。 也許是因為我曾經讀了幾本古書,中了舊思想的毒,思想比較保守,屬於呆子一類,故從來只知道有為聖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聖”),為鬼神立廟 (如文昌廟、藥王廟等),而從不知竟會有人為阿q這樣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狀更無豐功偉績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槍斃示眾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廟的。
然而,在我國的靈秀山水地紹興,卻有一家“土谷祠”專門為阿q建立起來了。土谷祠是魯迅小說里阿q住過的地方,是在未莊的。它何以會出現在紹興,我不得而知,也許這是分店或者連鎖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聞了,沒聽說過哪裡還有一家土谷祠,這到現在為止應該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也許未莊就是紹興,紹興就是未莊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沒有考證過。究竟土谷祠為什麼會開在紹興,那就只好等淵博的學者們來考證考證了。總之,現在紹興就是有這樣一家土谷祠。 那么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麼呢?我沒去過,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穀神吧,好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而,我們精明的商家,好像還沒這么博愛,眷顧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裡面又不供奉阿q,因為他不是聖人,他們為阿q立這一家土谷祠,只是因為這是阿q曾經“下榻”的地方。就這問題我想來想去,最後總算想通了:所謂的“土谷”者,土地和稻穀者也。而現在保佑土地和稻穀之神,就是錢爺爺、孔方兄,亦即財神爺。試想那土谷祠的老闆、廟祝,不就是在這萬能之神的保佑之下獲得建屋買房的土地和吃飽肚子的稻穀嗎?至於阿q和魯迅,只不過是財神爺香案上的香爐罷了,就專門等待那些熱愛魯迅、熱愛文化、熱愛旅遊的 “香客”們前來上一炷香。想通了這些,我就更是對那些老闆和廟祝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他們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給當地帶來了土谷,而且讓“香客”們獲得了無價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們禮拜禱告完畢之後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樣。他們建立了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為聖人矣! 上面說了這么多,仿佛都是從“耳聽為虛”的東西上引發的。
紹興土谷祠的情況,我只是從那些寫得繪聲繪色的旅遊指南中的介紹和遊人的敘述中得知的,自己並未去過,看什麼時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卻是“眼見為實”的。阿q有一些名言佳句,那就是“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 或者是“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闊,他的兒子(不知道他有沒有兒子)會不會更闊,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現狀很糟,這從小說中就能看出來,不用多說。阿q的這些名言佳句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說里看過,仿佛在現實的世界裡也能經常看到、聽到過。
也許是人們引用了阿q的名言佳句,並發揚了阿q的精神吧。有時候,我很覺得咱們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態度,很像阿q對未莊人的態度,很落實了他名言佳句里的精神。 這就是我讀完《阿q正傳》的一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