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的讀書筆記

毛主席這篇《為人民服務》,我究竟讀了多少次,實在是記不清了。小時候是上過這篇課文的,並且能背的滾瓜爛熟。我也曾背上寫有“為人民服務”的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感覺十分自豪。但真正讓我從思想上、感情上、心靈上接受重新洗禮的是這一次重讀《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這篇偉大著作,是毛主席1944年9月8日在延安追悼張思德同志會上的講演,距今有近61年。張思德,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毛主席就為這位普通的共-產-黨員、燒炭的紅軍戰士開追悼會,並發表著名的講演,稱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從此,《為人民服務》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教育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

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忠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立黨宗旨。正如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中所說:“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我們黨奪取政權是為了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建立新中國以後,鞏固執政地位,也是為了人民的富裕和幸福。雖然發生過嚴重的失誤,但我們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也是一個光明磊落的黨。她既勇於為人民的利益堅持真理,又敢於為人民的利益修正錯誤。也就是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中所說的,“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因而贏得了最廣大人民民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資產階級政黨是資產階級和少數人利益的代表者,由於階級的本性和歷史的局限,決定了其本性都是立黨為私、執政為己的。與之相反,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這就決定了無產階級政黨所代表的利益必須是全人類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必然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要想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必須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是人類最理想、最好的社會制度,實現這一制度,是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的最終目的,也是我們共-產-黨人最崇高、最偉大的理想。共-產主義社會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多少共產黨人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鬥了一輩子,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理想、信念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具體表現。理想、信念對人的激勵作用是很大的,它使人們在行為中產生一種強烈的意志和情感。這種意志和情感是人們進行有目的實踐活動的一種強在的精神動力。一個人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他就會激發實現理想的堅韌不拔的鬥爭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充滿了必勝的信心,甘願為理想的實現犧牲一切。

重讀《為人民服務》,我深深地感到,為人民服務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必須緊跟共-產-黨走,黨所領導的是一條光明的大道,現在社會上有一些議論,說共-產主義太渺茫,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太抽象,都是錯誤的,歷史告訴我們,前進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曲折中前進,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共-產主義一定能達到。只有堅定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我們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是我們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

我作為一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感覺無尚光榮。人無高低貴賤,只是分工不同,崗位不同,能為學校教學、科研和學生服務,我感覺很欣慰。在高校做老師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我們不僅為學校建設發展服務,同時還承擔服務育人的任務,所以,我感覺十分光榮,也更感覺肩上擔子很重。儘管如此做為老師我的教齡還不長,但我有一顆誠心為學校的發展盡力的心,願意接受領導的各項考驗,主動高質完成領導布置的任務,愛學生,愛崗敬業。

為人民服務不是句空話,需要我們一如繼往努力工作,心想民眾,為民辦事,為人民服務,正如李素麗同志說的,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小時候常說雷鋒叔叔的一句話: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我也將用雷鋒的話鞭策自己,向李素麗等優秀共產黨員學習,一輩子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