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讀書筆記

語文讀書筆記(一)

一個人如果缺少對社會自然、歷史現實、世界人生,以及自我生命的真切關懷,當他作為一個讀者,將不可能從閱讀中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體驗和感悟。生命關懷的程度,將影響到他在閱讀寫作中語感之豐富敏銳與否。即使是一個沒有多少文化,或者甚至是文盲半文盲的人,假如他是比較富有同情心、愛美心,較善於關心他人,欣賞他人;對自然景物,也比別人多一份熱愛與讚美的心情,那么如果給他講述故事,描繪情狀,和他一起觀賞美景,他一定較能領悟其中的喜怒哀樂,感受對象的妍媸美醜;他因此也就有了對言語的較強的敏感。此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多情善感”。

一個人的善良心、同情心、憐憫心、愛美心多半是會養成他的敏感心。“文心”就是一種多情心和敏感心。遺傳的基因里也許帶有它,但是能夠做到從語言和言語中表現出來,則還是需要通過後天的培養……總之,文心就是藉助言語活動,通過聽、說、讀、寫表現對世界和自我的關懷的一種生命情感。可以說它是一種文化心態,或更流行地說,是最本質的人文關懷。

依我之見,一般愛讀書的人,寫寫文章不會太苦;反之,就苦。讀書是吸收,寫作是傾吐。

“採集之時,貪多務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得風聞何處有門路,有貨,便千方百計鑽挖,弄到手方可死心,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可稱為‘貨’,便囤積,不厭其多。”(矛盾)

語文之門就在一切言語和語言之中。你首先得儘量去親近之,貼緊之;而親近貼緊之法,便是誦讀,是口誦心惟,是荀子所說的“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

語文之路的第一程,便是先解放自己,各自向著語文的廣闊世界,去四處走走看看,去廣搜博採,自由涉獵。

所有的讀物都在為你引路,只是所引的方向、層級以及方法和效果並不相同而已。

語言學家告訴我們:越是生動的語言越難以使人意識到“語言”。可以說,一個人的語文能力,必然是在語感的不斷豐富和敏銳的過程中才能不斷得到提高。

模仿-變化-創造。這便是語文學得既快又好的唯一捷徑。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科勒斯涅克)

中國小的語文教育,實質上應該視之為包括文字和文學啟蒙在內的文化啟蒙教育。

語文這門功課無論是人文教育還是技能訓練,都有賴於大量的誦讀和積累而內化為素養。

道德心、慧心和文心,原是三位一體,應該共同培育。

學好語文,一靠興趣,二靠習慣,三才方法。興趣與方法都要化為習慣,持之以恆,才能久久為功。

我們每個人都是閱讀的主人。閱讀並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對話。

語言藝術家的技巧就在於尋找唯一需要的詞的唯一的位置。(托爾斯泰)

國中的語文課,則是要求學生必須養成自覺自主地讀寫聽說的習慣,要訓練自學的能力。

語文課應該上成生動的對話課。

對一切語言和言語採取一種研究、鑑賞、判別的態度,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感。

作為一個專業工作者,不論他專的是什麼業,他的工作經歷,就是他提高業務素養的主要途徑。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有酒學仙無酒學佛。(錢大昕)

朱光潛認為,除了學問經驗,另有兩種資稟可使文人成為文人,一是對人生世相的敏感,一是對於語言文字的敏感。

好的文章總給人一種透徹感,或曰透明感、澄澈感。

聽、讀——語言的消極儲存;說、寫——語言的積極透支。

“熟讀精思”,我認為這四個字,大可以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或基本手段,認真實踐好好總結。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葉聖陶)

“會寫文章的人往往不是老師教的,是他自己雜七雜八地看。”(葉聖陶)

粗加歸類,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大約有三種:有所不知,有所質疑,有所領悟。它們都是疑問,但都反映著不同程度的認識,都帶上思索的痕跡。

矛盾曾經指導過兩種閱讀方法:“一邊讀,一邊回想他所經驗過的相似的生活;或者一邊讀,一邊到現實的生活中去看。”一個善於閱讀的人,他的閱讀能力就是經過這樣自覺積極地訓練而成的。

評價一個未必正確的“發現”,往往要比肯定一個正確的發現更有助於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

中學階段閱讀教學中的“發現問題”的訓練,在國中一年級這個起始階段顯得特別重要。如果在中國小銜接的當口,一開始就訓練自學,自學的第一步就學會自己來觀察、發現問題,既養成習慣,又掌握了方法,就可以為此後閱讀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語文之所以為工具,一則表明其功能效用,示其重要型;二則強調其操作套用,示其實踐性;三則提醒其所用在人,示其主動性。總體來說,語文用於思維用於實際用於承載,所以重要;必須在思維交際承載的一切活動中去學習掌握,故應多實踐常歷練;而幾乎無時無處不在的語文,又須臾離不開“人”這一主體,所以語文課程的教與學都要密切聯繫思想,貼近生活,浸潤情感,陶范行為。

從緊迫性講,今後改革試驗的主要項目至少也有五個:一,語文“自學-歷練”的指導;二,語文“能力-習慣”的養成;三,作文“思想-生活”練筆習慣的培養;四,聽、說“總樞紐”的啟動及其與讀、寫的配合;五,語文課“得法與課內,收益於課外”的兩翼協調。

“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工不可。”(毛澤東)

“字要規規範范的寫,課文要仔仔細細的讀,練習要踏踏實實的做,作文要認認真真的完成。”

後來我們三年的作文教學教改就制定了“寫真實-寫具體-寫新穎”的“三步走”計畫。

基礎,必須夯實在教師工作的初始環節——備課之中。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吃透教材和學生這兩頭,乃是基礎之基礎。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良好習慣。”(葉聖陶)

“思之不得,則為明講之。”

“學之而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後暢講,印入更深。”

講是練的指導,練是講的基礎。

心靈和文化儲備不足的學生,只能講套話。 (孫紹振)

語文教師要把自己定位在這樣的坐標里:橫坐標是學養的積累,縱坐標是經驗的增加。

學生喜歡不喜歡語文課,應該作為考核語文教師的第一標準。

語文備課的前前後後,教師當反覆三問——

此課文,學與不學有何不同?

此課文,教與不教有何不同?

此課文,這樣教與那樣教有何不同?

錢理群說:“我對自己的教學與研究的一個基本定位,只是一座連線著魯迅與當代青年的‘橋樑’,其最高目的就是吸引學生和讀者去讀魯迅原著,並且是以最終將自己的解脫忘卻(即我經常說的“過河拆橋”)為研究價值的最高體現。”

情感活動,情緒交流,情境再生,永遠是語文教學生命力的體現。

語文素養其實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學識、悟性、筆力。

語文教師的四種修能——讀書、閱世、說文、弄筆。

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必須通過閱讀和寫作的指導與訓練,使學生的思想和思維明晰起來。

語文教學是一門專業。凡是專業,一需要掌握知識,而需要熟練技能。

基礎,基礎,再基礎;訓練,訓練,再訓練——語文教學應該常念的經咒。

年輕教師常不善於返樸,不善於提煉、歸純,而耽於發揮,迷於渲染,可能是年齡病。

多引發思考和激發想像,就是語文課的“多跑”,從而產生精神勞動的興會與能量。

傳統積澱下來的東西,永遠是學道的第一課,出道的第一關,得道的第一招。

語文教學過程,需要搭好兩座橋:一座是通過語言文字抵達課文精要的橋,一座是通過良好的習慣方法的訓練,從學生原有程度升抵教學目標的橋。

教語文,一旦入了門道,其實就只剩下“取捨”二字,再進一步,便是“剪裁”。“剪裁”的實質也無非是“取捨”。取捨,是語文教師的終生修煉,它聯繫著教育的無窮底蘊和教師的全面素養。

李如龍教授認為,對語文教師應有三個基本要求:一要知識,二要方法,三要熱情。猶如蒸饅頭,麵粉是知識,酵粉是方法,溫度是熱情。

錢學森說:教育的最終機理在於人腦的思維過程。

語文的“教”,實際上是一種多向的對話和交流。

閱讀也是一種發現——發現自己和作者之間的差距,並瞬間得到彌合;當然也發現吻合,發現超越,從而感到滿足與歡喜。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種對於語言表達的敏銳的規範感,對準確、妥帖、簡練的語言的瞬間感覺與判斷,而與其相應的,則是迅速做出更動、修改、補充、調適言語反應。

訓練,訓練,再訓練。教材須有較高的訓練價值,教法須有切實的訓練保證。教師須有足夠的訓練素養。

語文教學也應該從“具體剖析”開始,直逼效益問題的核心。解剖者何?一剖一節課,二剖一張卷,三剖一個學生。此亦一種類型的個案。

國家有“三農”問題,語文教學改革則有“三普”問題——要適合普通學校,適應普通教師,能夠普遍提高成績。

想教好一篇文學作品,教師應該具有詩情和理性的教學語言,否則就無法讓學生進入文本,也無法受到感染,令其折服。

動筆墨的讀書訓練——融積累、感悟、套用於一爐之綜合。

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不應該只是勤於教書,能夠較好書的指導者,還應該有自己的一塊語文小園地,躬身其中,親知甘苦,自得其樂。他既要用語文育人,更要以語文修身。他應該讓學生從他身上看到學到許多更親切更生動的語文。身教重於言傳,是被我視為語文教育的三個重要特徵之一。

關於課堂教學語言的思考——

恰當 簡潔 變化

清晰度 邏輯性 節奏感

區別說話語氣與教學語氣

節奏 音量 彈性

啟發 激發 生髮

長短句的穿插 口語板書之相映

聲情並茂與雅俗共賞

用語如潑與惜唾如金

要有一點輕鬆感、幽默感

要帶點軟性

定向 誘導 熨帖

從書面語吸取 向口頭語描摹

要善於傾聽、調適、作必要的重複

由此形成了我們的“語文”理解:讀書、寫作,語文活動。對外,它是抵禦一切壓力和誘惑的精神支柱;對內,它是自我生命發展的需要,是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依託。

一個懂得寫作規律的教師,必定將主要力量放在指導學生“靜默觀察”即積累寫作材料,並“爛熟於心”即思索、內化、積澱思想上,“一旦內儲充盈,到時就會文思幅輳,筆下溜圓,呵成一篇千字文不算難事。”

課堂是我讀書的用武之地,也是教書思考的源泉。

若能始終堅持教書、讀書、思考、研究,一個教師的教學生命就會更快地成熟起來,並不在乎一定要從教多少時間。

語文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一個人的語言自發行為變成自覺行為,使之合乎規範切於需要。

以文解文:就是在文章中把文章讀懂。

讀與寫,一個是吸收,一個是吸納,二者形式雖異,內在的聯繫卻十分密切。寫和說也同樣不是知識的運用,乃是通過積累、模仿、套用而形成習慣。

我的作文教學有三大原則:一是解放題材,一切可寫;二是以筆代口,隨時能寫;三是熟誦摹仿,由讀悟寫。

以三年為期,每年訓練一個重點:初一“寫真實”,初二“寫具體”,初三“寫新穎”。

如果是一個有經驗的語文老師,他既能讓學生“讀得懂”,又善於指導學生“懂得讀”,也就是說,他會將“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很好結合起來,在使用練習上他就會下功夫,顯水平。

中國小教育,主要是培養“共性”的基礎教育,而不是主要培養“個性”,只是在培養共性中不要忽略個性的差異而已。

語文價值觀、語文文化觀、語文審美觀、語文思維方法論,以及各種語文知識都會在閱讀分析、鑑賞和評價過程中,相生相成,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凡是教不得法,幾乎都可以在沒有吃透教材上找到原因。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我終生信奉的教育宗旨。

語文教育的全過程,就是語言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

語言倒是語文自己的東西。它是一種經驗,或說是偏於經驗或體驗的一種能力,是一種語文綜合感受力。

誦讀的遍數要足,要儘量熟讀課文,努力去體驗“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的親切感、愉悅感。

閱讀(寫作也一樣)是一種心理體驗過程,一種語感經驗過程,如同一切美感經驗一樣,是一種極端聚精會神的狀態,一種獨立自足的世界。教學要儘可能在不干擾不破壞這種精神世界的前提下進行。

培養語文習慣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形成能力不可能靠旦夕之功。

英國教育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說過:“語言教師最有害的缺點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講得太多,他試圖以教帶學,結果是學生什麼也學不到。”

語文教學要實現高效能,除了不能偏離課程所固有的思想文化教育的大方向,還必須把課程訓練目標確定為“掌握方法和培養習慣”,把教學基本方法確定為“輔導自學和歷練自學”:國中重在循蹈規範,培養習慣;高中重在輔導自學,歷練成習。

誦習,正是“會本文”的最基本也是最佳的途徑。通過反覆誦習而自能感知了悟的,就應該儘量少加講解與注釋。

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的練功場,而不是教師的講習所。

“從閱讀中的心智活動過程來說,吸收和傾吐是相互聯繫、互動為用的:在閱讀中,為了更好地吸收,同時就必須有一定的量和一定的質的傾吐;而這一定的量和質的傾吐,正是有效的吸收的必要前提。”

十如何

——語文教學具體操作抽象談

一、 如何備好一篇課文

1、 備課前要先“粗備”一個單元,了解“這一篇”在一個單元里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游離於單元之外,也無需將整個單元任務,讓一篇全包了。

2、 要讓自己處在雙重閱讀者——理想閱讀者和學生閱讀者——的位置,多做換位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就站在教學者的角度,先入為主,老師想著應該怎么教怎么教。

3、 不要忙著讀“教參”。相信自己的“第一感”。寫出了閱讀的心得(批註、筆記)或教案的初案之後,再參考別人的文章不遲。切忌用他人的紙樣裁自己的衣裳。

二、 如何確定教學內容

1、 先問自己這一篇為什麼要“學”。如果回答因為是精品甚至是經典,那么,讓學生知道“精”之所以“精”,“典”之所以典,就是這一篇的教學內容。如果回答的是,因為既然編進了書本所以要學,那么實際上學不學它也就無所謂了,還教什麼?

2、 再問這一篇為什麼需要“教”。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學”懂,否則它先就不會有讀者。那么為什麼還需要“教”?你應該找出需要“教”的三條五條理由,再根據“課標”、“學情”等篩選提煉一下,教學內容就出來了。

3、 最後,你還是先要確定“什麼不教”。學生(一般)已經知道的“不教”,今天學生還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不教”。儘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學內容提煉得很精粹,任務規定很集中。讀一讀陳鍾梁教《風箏》的課堂實錄,可能茅塞頓開。

三、 如何收到預習的效果

1、 教師如果不充分認識預習的重要性,學生就不可能重視。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學,在教學的指導下預習,是語文課的一條定律。不預習就上課,是語文教學低效率的一個癥結。一節課有預習墊底,就會出現高度;有預習先行,就會出現深度。

2、 預習需要制定“常規”,有計畫有步驟地實施。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很高。這是習慣的事,要有耐心。剛開始,甚至只要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詞義,可視為“養習”的良好開始。只要師生共同重視,持之以恆,大概花一個學期,就能夠把預習的習慣培養起來。

3、 教師應做出“示範”,不要徒託空言。更不能沒有檢查,聽之任之。凡有新課,必有布置;凡有布置,必有檢查。用課前5分鐘,有目的有重點地逐步推進。放棄檢查,預習全空。

4、 預習最能使學生感學受用的,是發生疑問而引起對話交流的興趣,以及由此獲得探究的自信和滿足感。所以預習應以“設疑”為主項,而“識記”次之。

四、 如何組織一堂課的教學

1、 語文課最容易變成廢話的集散地。孫紹振說“中國的語文課上,師生的生命浪費是世界之最”,一半緣於教學內容,一半緣於教學組織。因此必須謹記“45分鐘”這一稍縱即逝的數字!要一分鐘掰做兩分鐘來用,珍愛生命,精打細算,惜唾如金!

2、 最好不要僅僅告訴別人:今天這節課,只教課文的××段(或××內容),剩下的××段(或××內容)是下一節上。這等於是影視節目廣告,告訴你今天演幾集,什麼時候演完。要讓聽課的,聽出你是圍繞一個課題,在進行有序地展開,邏輯地推進。有經驗的聽課者,不會關心你上到哪裡,關心的是你上到了什麼關節眼,他會預想你的下一個動作是如何銜接,會走到一個什麼合適的站點。

3、 一節好的語文課的“序”,一般是用有意義有關聯的問題,將教學內容,通過思考探究的方式相互銜接起來。當然,也有的是按照課文自身的順序,然而,也不能沒有問題的接續和展開。教魯迅的《拿來主義》,一段段地解讀下去,未嘗不是一個可選擇的方法,但如果在通讀課文之後,問道:文中有一個起著樞紐作用的關鍵句“所以,我們用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那么,既然有個“所以”,就應當有個“因為”,究竟是什麼原因,我們必須“拿來”呢?這個問題的設計,就包含了“組織教學”的用心在其中。學生如果頭腦清楚,或訓練有素,他必然會自覺地去發現課文前面幾個段落的思路是如何進展的。因此,一個或好幾個好的問題的設計、啟發和運用,幾乎是一節課組織教學的全部內容,也是效率的基本保證。

4、 一節課的開頭很重要。但不是那種專為表演給人看的故作姿態的“導入”,才算是像樣的“開頭”。為導入而導入,徒然是浪費時間。還是以有啟發性和有趣的問題導入為佳。上課的第一分鐘,就要抓著孩子的注意力。教師開頭的幾句話,就應該能夠產生“熱身”的效果。

5、 不妨在講台上放一塊手錶,學會控制時間。在教案里表明什麼教學內容用多少時間,也不見得沒有必要。結束一堂課,切不可急急匆匆。習慣於用3-5分鐘進行總結,會有助於提高課的質量。否則,讓下課鈴聲催趕著下課匆忙收拾殘課,既煞風景,也斫傷課的靈魂。

五、 如何設計和使用板書

1、 語文課上沒有板書是不可思議的。或者是為了突出強調需要識記的教學內容,或者為了使某一內容重點更加醒豁,條理更加清晰;當然,也可以使教學過程富於節奏感,不至於出現聽覺疲勞。如果怕字寫得不好,自慚形穢,有意藏拙,那是失職。

2、 板書設計,應該在整篇教案完成之後。此時需要下一番提煉的工夫,使之成為鮮亮的綱目,閃光的課眼。平庸的全然可以用口說代替的板書,比不做更糟。表示結構的板書,用語儘量做到準確工整。帶有概括或總結性的板書,用語宜多加斟酌,要簡練而有力。板書一般不宜太繁,表述條暢,言簡意賅,最是上乘。

3、 預設的板書,書寫在需要講解或討論的內容之前還是之後,是需要考慮的。像史地政的課程那樣,先列出提綱再進入程式,語文課未必可取。語文課程的特點適合採用歸納法,而不太適用演繹法。

4、 即興板書在語文課上作用不小。但也要防止率意塗鴉,狼藉一片。至少要在黑板上劃出1/3的“特寫”供其揮寫,以避免和“預設板書”錯雜混淆。

5、 一翻開課本就瞭然,還有必要再把課文標題和作者板書出來嗎?除非你想在標題上“做文章”。至於連第幾課都要寫一寫,是否拿它提醒學生:你們要與時具進啊?

6、 投影的“板書”,就更需要字斟句酌。一旦映現,更改為難。而冷森森地打在幕上,似乎總不如臨場書寫而富於動態感和親切感。

六、 課堂如何對話

1、 不要片面理解“對話”。師生就文本互為問答討論(所謂“三向”),是對話。一方說話,一方傾聽,也是對話。朗讀默讀難道不是對話嗎?當然也是。對話即交流。只把形式的外在的交流視為對話,把無形的內在的互動斥為“一言堂”“注入式”,是機械論思維在作怪。

2、 教師課堂提問有三忌:一忌問不明白,學生答非所問。二忌立問即答,學生思不及義。三忌答了不置可否,“坐下拉倒”;或一概稱好,還要“掌聲鼓勵”;或者乾脆把學生的回答“直接”作為教師的標準答案:“你的就是我的。”

再簡單的問題,也需要多想想,該怎么問才能然學生明白問題的要求和回答的要點。一般須給予十幾秒的思考準備,包括口頭表達的臨場組織。如果有太長的“冷場”,就需要考慮引導,還要反思問題是否恰當。

3、 任何一種“對話”,都應視為教學內容的一個部分。善於聽“答話”,隨即引導,高明點撥,讓學生開竅,要比給出“標準答案”更有價值。一個問題由幾個人的討論回答而補充修整,要比“一次性通過”更有意義。過程與方法重於結論,是課標的精神,在“對話”中最應得到貫徹。

七、 如何布置課後的複習

1、 大多數情況下,語文課幾乎放棄了課後複習的布置,自承乏軟無力,把合理支配的時間拱手讓人,好像比封建歷史上的削土割地還要無奈。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一下,到底語文需不需要複習?複習什麼?有沒有時間保證?有沒有可能每天檢查?

2、 如果當仁不讓,照理一節語文課至少應有半小時的複習或作業的時間。預習新課和複習舊課,大約是3:2或4:1的比例。複習的項目,主要是課文重點內容的識記和語文知識(方法、習慣、技能等)的運用。形式一般是口答題和文答題。題目必須能夠激發探究的興趣,與其籠統題目,泛泛布置,不如要求把課文朗讀一兩遍,或者抄寫或乾段落,也可以印發相關的輔讀材料指導閱讀參考。

3、 同預習一樣,複習應不時進行檢查,否則時間一久,終成虛話。

八、 如何批改作文

1、 先把作文看一遍再改,不要邊看邊改。以“語批”為主,修改次之。修改處需令比較,讓寫作者知道為何需要改,也允許持不同看法,鼓勵前來同教師交流。

2、 一次作文縱有參差不齊,但大體還是能按不同情況或不同標準歸出幾種類型。一邊批改一邊就得歸類。發現和研究類型和典型,講決定作文批改的質量,不可因費工耗時而不為。選擇類型重點批改,不失為一種多快好省的辦法,而典型批改尤需著力。

3、 注意發現每一篇作文的閃光點。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精當,一個句子表達得精彩,都不吝可圈可點。鼓勵之於作文,效果有時出乎意料地驚人。

九、 如何進入課文的分析

1、 不同類型(文體)的課文有不同的進入方式。但是首先還是要明確為什麼需要分析。一篇好文章,本是有機的整體,幹嗎要去分析它?分析的目的,在於揭示,在於披文入情,提要鉤玄,通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抵達言辭的內蘊。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後,是讓讀者更加看到整體,是從局部或細部識通篇,窺全豹。

2、 不管是否按照課文的順序數,進入“分析”的方法大體有三種:

其一是尋找“緊要語”(朱熹)。包括孫紹振所說的“關鍵字”,或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語句。

其二是發現“關節眼”。也就是通篇文字的聯絡照應。不僅是段與段之間的銜接,更有詞語句子的配合呼應。

其三是比較“新異處”。這一般是在和(同類)的其他作家作品作比較中,發現其內容的豐富深刻,形式的獨特新穎等。

3、 進入“分析”的途徑也大抵有三種:

其一是聚焦“形象”的特寫與細節。一般適合於小說、戲劇等有人物、情節的作品。

其二是揣摩品味新異傳神的語句,或波瀾迭起、搖曳生姿的行文布局。但也不忽略平字見奇、朴字見色的語言表達。一般適合於敘事言情寫景的散文

其三是為課文編提綱或列圖表,找線索,尋因果。一般適合於各種說明文和議論文。

以上或有交叉。而辨詞析句、咬文嚼字這一主要手段,則一以貫之。

十、 如何教文言文

1、 學文言文不僅是學會“懂文言”,也是學習“用白話”。是在古今漢語的異形同質和同形同質的聯繫比較之中,豐富對民族語言的語感。不要老是掂著古今言殊,其實更多的是相同和相近。

2、 必先要求學生參照註解和利用工具書,進行通釋與串譯。一定避免沒有預習,就面對生課,開始解釋翻譯。但須提醒:照搬注釋當譯文,常會出差錯。

3、 一般要將課文先誦讀一兩遍。是逐句翻譯下來,還是把容易理解的句子一讀帶過,只找其中重點的詞句進行講解討論,當看學生的實際情況,也看課文的特點(如一些古典的美文,用優美的現代漢語通篇連貫翻譯一下,似乎很有必要)。

4、 不要上成古漢語課。避免解讀一句,就抓住某個語法現象大講一通,通篇讀去,一路“開花”,可就是不見“果實”——對文義的準確完整通暢深刻的領會。用拐杖是為了幫助走好路,而不是忽略走路而研究拐杖。

5、 每一課都可能有若干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或特殊句式,值得提示或強調,宜放到課文教完,加以整理歸納,以助識記,不要穿插在解讀中進行。

6、 文言文所關涉到的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常常是教師的“專利”,亦為學生所樂聞,當避免大肆推銷販賣。

語文讀書筆記(二)

想想自己畢業快三年了,作為一名師範類的中文系畢業生,自然而然的走上了中學語文教師的崗位。很慶幸自己還生活在校園中,這樣感覺自己還能經常和書本打交道。因為,讀書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愛書,也愛讀書!

書,都瀰漫著香氣。讀書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性情的愉悅。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夏日荷塘中的嬉戲,秋日田野里的散步,隆冬爐火旁的傾談,它是心緒的慰藉,是靈魂的依傍。讀書,可以慰藉心靈,讓寂寞封存在書香中;讀書,可以洗滌心靈,讓高尚的人格在書中升華;讀書,可以播撒希望的種子。讓生命結出豐碩的果實;讀書,可以插上騰飛的翅膀,讓生命自由飛翔!

讀小說,在經典里感受豪氣與浪漫;讀散文,在優美里感受平實與真情;讀雜文,在議論中感悟哲理與生活;讀雜誌,在故事裡愉悅身心,陶冶性情。喜歡在清晨讀詩歌,在膾炙人口中感受音樂美與結構美。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讓我感受到親情的真摯;劉蘭芝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讓我感動於愛情的堅強與力量。徐志摩的“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讓我想到曾經離開的母校。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讓我們感悟到生命與理想的碰撞、在詩歌中沉醉。

風清雲淡的日子,獨自倚在窗前,看花開花落,賞雲捲雲舒。低頭一回眸,桌上的書,窗前的樹,樹葉上躍動的陽光,一起憩息在心靈中。驀然回首,生活中也有很多無形的書,伴我們成長。母愛是一部書,是世間最美麗的一部書,我們的一生都沉浸在她的潤澤呵護中,父親是一部書,一本厚重的書,我們要用一生去讀懂它,讀懂那如山的父愛。朋友是一部書,一部精緻的書,共同記錄下了友誼點滴。家鄉是一本純樸的書,卻又是根入心底的書,“落葉歸根”是對家鄉的眷戀,“家鄉魂”又是對家鄉的熱愛,讀懂這部書時,我們也明白了“一方水土一方情,月是故鄉明”的真諦。

夜半,回味形形色色有形的書和無形的書,讓夢境也豐富多彩,真是“夜半有夢書當枕”啊。有書香的地方就有美麗,心靈也會在書中憩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怎么來詮釋生活,但在書里卻可以發現生活的真諦。

我認為,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讀書,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讀書就是一種學習。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學習氛圍必定是非常濃厚的,教師一定是帶頭讀書學習的,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言傳身教。愛讀書、有學養的教師,往往都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學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學生就是在老師的薰染下愛上讀書的。很難想像,一個不喜歡讀書學習的教師,能培養出愛讀書學習的學生。

讀書能提升教師心靈修養。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還能滋養我們的人生底氣。教師是社會上最大的一個知識分子群體,雖然待遇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會看教師的眼光卻很高。人們往往把教師看作是有學識、有文化、有修養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得高標準,嚴要求,不能跟社會上的人一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教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細膩而平靜,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一句話,讀書可以使教師的靈魂變得高尚而偉大起來,這樣的教師,自然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讀書能讓教師博學多才,悟性提高。新課程改革,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教學不能再跟以前那樣照本宣科,一味地講解教材,而是要師生互動,要聯繫實際生髮,擴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貯備,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讀書體驗就是明天的課堂實踐。只有教師書讀多了,知識面廣了,領悟能力強了,在課堂上才會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課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紛呈。這樣,學生就會在享受中快樂學習,教師就會在享受中輕鬆施教。

讀書能讓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話的確有道理。工作累了,讀上一段,在浮躁的現實中尋得一份寧靜平淡,這種感覺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難比擬的。當你對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話產生深深共鳴的時候,你會覺得讀書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心浮氣躁、雞腸狗肚、名利薰心的人是乾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讀書不斷,不良的思想氣質是可以改變的。

讀書的好處當然很多,我個人認為,對教師而言,還是應該有所選擇的。除了應該讀一些文學方面的名著外,更應該多讀一些專業方面的書籍。文學書籍要讀名家名著,經典名著經歷了歲月的淘洗而流傳至今,凝聚了人類思想文化的精華,讀來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給人以更深的啟迪。專業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近大師,讀陶行知、葉聖陶、蘇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論著作;其次要熟悉當下一些實力派教育專家,如李希貴、張文質、魏書生、於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學習教學名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如李鎮西、竇桂梅等人的教學隨想。當然,讀書是教師的個人行為,應根據個人的愛好和個性有選擇地閱讀。相信,讀名家的書,肯定會受益匪淺。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每個人都做過的事情,有許多人愛書如寶,手不釋卷,因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真的希望我們的老師都能喜歡讀書,讓讀書來提升我們的品質,促進我們成長。網路編輯必備文章快速整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