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管理和經濟學》讀書筆記

熊杰 mg0102146

作者簡介

richard p. rumelt加州伯克利機電工程碩士學位1972年獲哈佛商學院博士學位.1976年進入加州大學執教.1995-1998年間擔任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主席.

dan schendel1959年俄亥俄州立大學mba1963年斯坦佛大學商業管理phd1965年加入普度大學krannert管理學院.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執行董事.

david j. teece賓州大學ma1975年賓州大學經濟學phd.1982年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haas商學院執教1989年起任三菱銀行國際商業與金融教授1994年起任加州伯克利institute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 (imio)主席

文章簡介

本文是《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年的關於戰略管理與經濟學的特刊中的綜述性文章這期特刊探討了戰略管理與經濟學互相影響的發展歷史和最新進展情況.最近幾十年來戰略管理的研究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吸收經濟學的語言和邏輯方式.這些變化正是由於戰略學家對不斷擴展的經濟學的使用和經濟學家不斷增長的能力運用新的工具和更加豐富的理論解決戰略管理的中心問題.

本文對大量的關於這兩個領域相互影響和交流的論文和文獻進行了綜述讓戰略學家和經濟學家在這種理論和運用的交流中互相認識到對方的貢獻局限和機會以期望為讀者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是提供新的方向.同時這篇文章還探討了這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或誰)會引導戰略管理研究領域的理論發展——戰略思考和戰略學家或者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學家 

本文主要結構:(1)簡要回顧了經濟學和戰略管理交流的發展歷史;(2)介紹了引起這種交流的主要的因素;(3)探討了兩方面在今後的可能發展狀況;(4)對這期特刊中的幾篇文章作了一些引導.

戰略管理中經濟學運用的簡要發展歷史

戰略管理或簡稱為"戰略"關注組織尤其是商業企業的發展方向.它包括目標選擇產品和服務提供的選擇公司在產品製造競爭中地位的設計合適的發展規模的選擇和組織結構的設計管理系統的設計等方面.商業企業的戰略方向是現代商業社會財富創造的核心.戰略這一領域不像政治學是從哲學這一古典根源發展而來也不像大部分經濟學擁有吸引眾多學者注意的優雅理論基礎而更像醫藥學或工程學是一門來源於實踐的學科.通過戰略管理髮展出的理論可以幫助解釋和預測組織的成功和失敗.

戰略管理在商學院的教學中具有豐富的傳統和悠久的歷史.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在一個廣闊領域內特殊知識的被綜合稱為"商業政策".進入六十年代"戰略"這一新的稱謂取而代之不再僅僅是企業在商品市場競爭中各種功能的總和而是指導如何贏得這場競爭的關鍵政策.戰略不是一項單獨的決定或行動而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增強的資源分配決定和執行行動.一家公司的戰略建立在"獨特的競爭力"之上包括了企業的擴張方式對企業的優點和弱點的平衡考慮以及運用自身的合作和競爭優勢以發展新市場和新產品.

在六十年代發展出的基本概念基礎之上七十年代的戰略管理繼續發展並運用到了實踐領域.專門從事戰略的諮詢公司的快速擴張專業戰略人員的出現和戰略相關刊物的出現標誌著七十年代的發展.三種主要的力量推動了戰略管理在七十年代的繁榮:(1)七十年代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危險性讓人們開始重新認識"計畫"並開始尋求方法適應和利用這種不確定性;(2)第二種重要的力量是基於新的分析方法和概念的戰略諮詢實踐的不斷擴張和發展.如波士頓諮詢集團的先鋒性發展出的"經驗曲線"和"增長-份額矩陣";(3)第三種力量是多樣化投資公司的成熟並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最高管理者開始將公司視為不同業務單元的投資組合而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在不同業務單元間分配資本.

直到七十年代理論戰略研究雖然依然主要基於實際案例一些計量經濟學的多元統計方法開始運用.與此同時三種不同的潮流逐漸改變了這一領域的面貌.在哈佛商學院bruce scott的學生在chandler先鋒性工作(1962)的基礎上開創了多樣化和公司績效的研究;在哈佛經濟學院richard caves的學生開始修正傳統的mason和bain對結構和績效的研究以包括產業中不同地位的企業從而開創了產業中"戰略集團(strategy group)"的研究;而在普度大學dan schendel和他的學生開始了對組織資源選擇和企業績效間經驗性的研究這一工作首次證明了產業中結構差異性的存在並首次為哈佛商學院的"戰略集團"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這些研究方法的轉變最終使案例研究和簡單的假設論證不再具有開創性七十年代的這些工作激發了八十年代的研究工作是新一代的研究工作者需要面對全新方式研究和理論需要.

八十年代中變革步伐進一步加速經濟學思考方式走向了戰略管理研究的中心地位.這一時期中經濟學最具影響的貢獻無疑就是porter的競爭戰略理論(1980)短時期內porter的靈活性壁壘工業分析和一般戰略被廣為接受並運用於教學諮詢和許多項目研究之中.porter的戰略方法仍建立在研究市場力量的"結構-績效"的傳統之上另一種傳統觀點是芝加哥大學的將產業結構視為效率產出的反應而不是市場力量的結構.在這種傳統之下新的思潮開始關注獨特的難於模仿的資源優勢對於持續績效的重要作用這種方法最終被稱為企業戰略的"基於資源的觀點(resource-based view)".在這十年中戰略學者大量的提高了經濟學理論和他們自身經驗的使用.如金融學方法交易成本觀點尋租和信息不完全理論代理理論新博弈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