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以生命的名義讀後心得體會

為抗旱而死,重於泰山

當筆者懷著萬分沉痛的心情讀完《抗旱,以生命的名義》一文時,腦還里立即浮現出司馬遷的一句至理名言佳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毫無疑問,成名堯身為一名普通基層幹部,在嚴重的旱災面前,不但沒有迴避工作的種種困難,反而更加堅定信心和意志,一心想著所把村的發展,一意謀著所把村最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其死,不可謂不重於泰山!

當前,旱情仍在持續。我們緬懷成名堯,決不能僅止於悲痛,而當義不容辭扛起責任的大旗,奮勇前進,繼續“以生命的名義”書寫新篇,告慰英靈。

“視點”文章催人奮進

品讀3月3日、10日、24日視點文章《青春在大山里閃光》、《待到山花爛漫時》和《抗旱,以生命的名義》,讀罷振奮人心,催人奮進,不禁油然而生敬意!

《青春在大山里閃光》中,扮演著新農村建設工作“助理員”、“參謀員”、“調研員”、“文書員”、“輔導員”、“科技員”、“宣傳員”、“衛生員”、“顧問員”的大學生村官,他們訪農戶、聽民聲、察民情,集民意、納民智,向村幹部諫言獻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奉獻青春和才華;《待到山花爛漫時》里英姿颯爽的女中豪傑,時代楷模,用巾幗風采奏響了和諧社會建設中最響亮的音符;成名堯,抗旱,以生命的名義,讓我們體驗到“團隊”的力量,學會在艱難中“堅持”,在災難中成長,讓我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學生、誓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獻給偉大的教育事業。

“大學生村官”、“半邊天”、成名堯,您是活躍在農村基層和和諧社會建設中“最可愛的人”。

“有的人死了,卻永遠活著”

包含熱淚品讀3月24日貴州日報向我們“視點迷”推出的《抗旱,以生命的名義》,黨的好乾部成名堯可歌可泣的事跡令我思緒萬千,感動不已:從非典到洪災,從罕見雪災到超強颱風,從西藏事件到聖火護衛,眾志成城的力量一次次讓人如此感動。

乾旱無情人有情,在這場百年不遇的夏秋冬連旱疊加春旱的自然災害面前,有無數形如成名堯的英雄不顧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得失,以堅強的毅力與頑強的戰鬥精神,投入到抗旱的戰鬥中,再一次彰顯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和臨危不懼,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堅不可摧的力量,更放大人心的善良和團結的力量。這一力量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

“有的人死了,卻永遠活著。”成名堯為抗旱救災奉獻生命的壯舉,將流傳黔中大地,永遠留在人們心中,激勵人們打好抗旱攻堅戰,奪取最後的勝利。

奪取抗旱全面勝利

讀罷《抗旱,以生命的名義》一文,不禁潸然淚下。為黔南州長順縣長寨鎮的一名普通幹部成名堯而流淚、折服、欽佩!

成名堯是平凡的,但是他又是不平凡的!平凡的是,他只是長寨鎮的一名普通幹部;不平凡的是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給我們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樹立了一面閃發時代光彩的旗幟,建立了不朽的豐碑!

成名堯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學習他任勞任怨、一心為民、忘我工作、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抗旱”精神,讓我們攜起手來,沿著英雄的足跡,繼續前進,奪取抗旱災保民生促春耕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