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紀委書記讀報促廉的心得體會

1、示範作用:一些好的文章中,介紹了許多優秀領導幹部,包括偉人領袖的高風亮節和思想情操,讀後給人以深刻的啟迪,這些光輝的典範,給我們起到了做人為官的示範作用。

2、激勵作用:黨內腐敗現象的披露,給民眾造成一種領導幹部好人不多的錯覺,甚至有人對黨風廉政建設喪失信心。通過學習一些文章,使我認識到絕大多數黨員和領導幹部是好的和比較好的,黨風的主流也是正的。我們黨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已經和正在採取有力的措施進行解決,效果也是顯著的。要相信我們黨有能力解決好黨風問題。因此,通過學習,激勵了自己端正個人黨風,並抓好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信心和自覺性。

3、警示作用:一些好的文章中,有許多是揭露一些領導幹部甚至高級幹部的錯誤,深刻剖析違法違紀的思想原因。《王懷忠腐敗案查處始末》、《李真宣判前吐心聲》、《從省長到囚犯的蛻變》等。學習這些文章,有如警鐘長鳴,對我們起到了一個實實在在的警示作用。

4、借鑑作用: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不僅要端正個人的黨風,還要抓好單位和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怎么做,怎么抓,才能有效。有一些文章中,介紹了國內國外的做法,是經驗之談,如《德國注重從機制上抑制腐敗》、《法國總統訪華》、《我國歷史上的“刺史巡視制度”》等,學習這些文章,對我起到了很好的借鑑作用。

三、讀報促廉,增強了個人對腐敗問題的深刻認識,從而提高了加強廉政建設的自覺性。

以前,個人有一種想法,認為黨內和領導幹部中有一些腐敗現象,不足以把我們黨搞垮,用不著這么全黨上下興師動眾。這樣大講特講腐敗問題,對我們黨的形象不好。通過讀報學習,我個人大開眼界,思想認識有了新的提高。十六大以來,全黨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認真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也必須看到,腐敗問題是國際國內、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種長期社會現象。消極腐敗現象及其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在一些領域依然存在,並將長期存在,反腐倡廉的任務還十分艱巨繁重。對此,必須要有深刻認識。腐敗問題,歸結起來我認為有“四性”:

1、國際性:從讀報學習看到,不光是中國,也不光是中國共產黨,世界上哪個國家,哪個政黨都有腐敗問題,或輕或重而已。

2、歷史性:從讀報學習看到,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始終都有腐敗問題,歷朝歷代不能倖免。

3、長期性:從讀報學習看到,解決腐敗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從歷史上,到解放初期,到現在,以至到將來,它都是一個我們黨要下氣力長期解決的問題。

4、嚴重性:從讀報學習看到,腐敗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地區的問題,也不只是黨內低層次的問題,它存在於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各個層次,甚至在黨的高級幹部之中。發生的問題有的怵目驚心,相當嚴重。

認識到腐敗問題的“四性”,我就更加理解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家關於“黨風問題是關係到我們黨生死存亡的大問題”的英明論斷。

通過讀報學習,逐步認識到腐敗問題的嚴重性,黨風問題的重要性,黨員幹部自身修養和黨性鍛鍊的必要性,從而大大提高了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自覺性。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首先要堅持不斷學習,加強個人世界觀的改造,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要堅持做到: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除非份之想。頂得住歪理,耐得住艱苦,抗得住誘惑,守得住節操,以廉潔勤政的行動贏得人民民眾的擁護。同時要堅持長年抓好地區與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做到思想上堅定不移,工作上持之以恆,形式上靈活多樣,力度上抓住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