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數學教師的101條建議》讀書心得

作為知識的數學,學生走出校門不到幾年就忘記了,唯有深深銘記在頭腦中的數學精神、思想、研究方法等,這些卻隨時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益。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正是讓學生有目的地領悟數學的精髓。改造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讓課堂飄蕩著研究性學習的芬芳,讓學生成為主角,教師成為配角。這樣絕不是否定教師的作用,恰恰相反,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或者說是一個挑戰,他需要教師具有更先進的教學思想,更高度的教學責任心,更深厚的教學功底,更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要順應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地調整教學,不能根據設計好的教案教條地執行。

“用愛去懲罰學生”也是我從這本書中得到的最大感悟之一。懲罰要講究策略,不能採取粗暴的手段;倡導自我懲罰——讓學生為自己的過失負責,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不是在說教中長大的,口頭說教是理論,懲罰是實踐,而教育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們給學生制定了很多規則,實際上不妨讓學生自己去制定各種制度,罰的內容和形式也由學生自己制定,慢慢的讓學生形成共識:人要為自己的過失負責;獎勵性懲罰——讓美的心情到永遠,獎勵懲罰並不是遷就,而是走曲線培養學生知錯必改的精神,其目的是告訴學生,做事,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做特定的事情;懲罰要注意時效性,及時的懲罰能使學生的不安、內疚等體驗更深,能使他們更清楚地看到錯誤造成的後果。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忌提“懲罰”,因為它極易被誤認為“體罰”。但適當的懲罰的確是幫助學生克服和杜絕不良行為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是應該講究懲罰的藝術,要用愛去懲罰學生。在“懲罰”學生方面,有時候覺得很困惑,不知道什麼樣的懲罰才能收到預想中的效果,才能讓學生“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去嘗試,去改進。

總之,任何學科的教學,我們都應該先認真想想,我們的教學應該追求什麼?然後將各種知識有機整合,把內容更為經濟、更為活力、更為簡約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習者易於掌握,以低成本取得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