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5讀書心得體會:一個世界強國的復興

時間回到1793年,地點是距離北京150公里的熱河,出場人物是大英帝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全權代表羅德﹒馬戈爾尼。馬戈爾尼以給大清帝國皇帝乾隆祝壽的名義到此,真正的目的卻是一個中國人眼裡的革命性目標,與中國簽署一個貿易協定。他尤其要嘗試著,讓中國儘可能再開放幾個自由貿易港。

但是,馬戈爾尼得到的答覆卻是乾隆以詔書形式寫給英王的一封信,信中允許英國以附屬國方式加入中華文明圈,而英王關於互派使團和開放市場的要求尚未被提及就被否定了,信中寫道,“我們瞧不起技術戲耍,我們也不需要你們國家的手工業產品”。

在1995-1999年間任德國駐華大使的康拉特•賽茨看來,1793年是一個正在開始走下坡路的中華帝國的最後一次機會,“兩個陌生的世界在此相逢,各自都想向對方顯示,自己是何等的進步和文明。他們相逢然而卻錯過了接軌的機會。”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節選!

馬戈爾尼回國後寫的報告在歐洲迅速傳開,向昔日歐洲推崇中國的情節潑了一盆涼水,而中國也坐失了與工業革命和現代化的歐洲接軌的最後一次機會。

面對歐洲的快速發展,中國卻一無所知地停滯在那裡不動了,直到200年後,1978年,鄧小平打開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中國人才通過“真金白銀”的好處理解了西方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貿易使雙方得到好處。英國在19世紀以此理論為基礎單邊取消了自己的貿易限制,中國則在加入wto後以內外力結合的方式加速這一進程。

以上是賽茨著作《中國——一個世界強國的復興》中的故事,這是一部被《德國財經時報》譽為“十多年來反映中國的最好的著作”。該書2000年在德國出版後,德文版已再版了十次,累計銷量達500多萬冊。

賽茨先生1934年出生,先在德國學習古典語言學、歷史、哲學,後在美國福勒策學院學習國際經濟和政治,他曾任外交部長根舍的政治秘書及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司長12餘年,隨之先後出任駐印度、義大利大使,繼1995-1999年任駐華大使後,又出任駐日本大使。這樣的學識和經歷保證了《中國——一個世界強國的復興》的成功。

德國人是最講究邏輯的民族,而理性、客觀、簡潔正是賽茨作品的優勢。他的作品講述了中國的發展史,即中國從16世紀之前世界上最發達的文明,到經歷了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的崩潰,以至到當今重新崛起的過程。而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被賽茨描述的清晰、簡潔,不僅結構完美,而且語言文雅、史料周全、評述貼切。

由於作者的目標遠大,以至於你把作品當成一部《簡明中國近現代史》也不為過。但是,簡潔的文風和深刻的抽象能力,使得賽茨可以抓住要害,把握其作品主旨所需要的內容。

該書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部介紹古老中國富有盛名的歷史,她數百年間在國家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諸方面作為世界最進步的文明國度的輝煌時期;第二部是關於中國在19世紀那最災難深重、最難以敘說的衰落;第三部講述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重新站立起來的新中國;第四部是鄧小平時代,那是中國創造經濟奇蹟的階段;第五部是xx時代,是繼承鄧的遺產,進行最艱難的改革並且把國有企業逐步導入市場經濟軌道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