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心得體會500字

《內經》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著作,當中論及的許多醫學觀點是中醫學的菁華所在。相信你讀完內經之後獲益良多。接下來小編分享關於內經心得500字,希望大家喜歡。

讀《黃帝內經》實修入門心得體會

參加了辛莊師範行益老師的《黃帝內經》實修入門課程,七天的學習生活,開啟了我對生命認知的大門。

從辟穀入手,用七天的時間,在身體上斷掉了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轉而用站樁、打坐,滿腹經綸讀經、刻石呼吸法等等種種方式,為身體疏通和補氣。腹腔清理,淨化全身,啟動了原來對它一無所知的生命的另一套系統,改變了我原以為的辟穀是通過餓肚子來挑戰人體生理極限和提升意志力的一系列想法。全程辟穀下來,身體清淨,頭腦也變得清明。

在心理上,辟穀打破了對斷食的恐懼和對食物的依賴,原來生命還可以有如此多樣如此廣闊的可能性,對自己從前的認知感到十分淺薄和幼稚!從"我當然知道"、到"我可能不知道、我知道的可能不是真相"再到"我真的不知道",這種廣袤無垠的開闊性,只需覺察到一點點,即可幫助我改變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困惑,我執一放,生活和諧,心燈一明,無明即破。

從精神上,辟穀帶領我從更高一層的維度上了知,種種"貪嗔痴",都是因為自己"需要的不多,而想要的太多",抬頭環顧自己的四周自省,我竟然擁有這么多,我想要的一點點,上天以十倍百倍的回報賜予了我,苦難和幸福,都是生命帶給我的功課和禮物,心中被感恩充滿,喜悅涌動。

真心真誠的面對生命本身,認認真真做人,老老實實生活"!

黃帝內經讀後心得

經過了半年的大量閱讀《黃帝內經》,老師終於給我們解經了,當解完一段以後,每個人都站起來發言,而我也深有體會。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至兩漢年間,在內容上主要以黃帝與岐伯、雷公等人的對話形式展開。下面我來解一小段給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黃帝問岐伯說:“我聽說上古時代的人呀,大都能活過100歲,而且動作靈活沒有衰老的跡象。現在的人,年齡到了50歲上下就動作遲緩有了衰老的跡象,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們大都懂得養生之道,能夠效法天地間的陰陽變化來調節自己,飲食有規律,不過分操勞,所以能活到100歲。現在的人就不同了,他們拚命地喝酒,任意地妄為,過份地生氣,貪圖享樂,起居沒有規律,所以到了50歲左右就衰老了。”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從小很努力用功讀書,事業一番風順,而且從不做壞事,是一個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歲。他死後很不服氣於是去問上帝,上帝幫他一查原來他能活到102歲,那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他平時的時候不注意調養自己,飯不好好吃,覺不好好睡,很容易生病,所以到了晚年就沒有長壽,但如果他從小就保養自己的話,那他就能活過百歲。其實自己能活多久的壽命,關鍵看你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自己的人生,好的習慣和樂觀的心態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還要注意四季氣候的變化對自己的影響。

希望大家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發脾氣,善待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夠長壽!

《黃帝內經》學習心得

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心理障礙正在成為現代社會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這是人類所面臨的新一輪疾病的挑戰。

在綜合醫院許多科室,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那些心理障礙患者反覆就醫、反覆檢查,卻得不到及時正確地識別和有效地治療,飽受經濟和病痛的雙重折磨,同時也造成醫療資源的很大浪費。由於受傳統生物醫學模式的影響,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綜合醫院的診療工作中,心理障礙的識別和治療並沒有引起醫生足夠的重視。

《內經》整體觀中提出“形神合一”的觀點,形神問題可理解為身心關係問題。其一方面認為形為神之本,“形體不敝,精神不散”;另一方面認為神為形之主。神本於形,同時也反作用於形,“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說明“神”可以直接影響“形”,決定“形”的存亡,如“心怵惕思慮,則傷神,傷神則恐懼自失,破胴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抑鬱、焦慮、恐懼情緒太過傷及所藏之神,神傷則會時時恐懼,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氣色枯夭。

內經》中很多思想和現代西方的心理學中的很多理論不謀而和,證明了我們祖先的偉大智慧。我們可以從中醫理論對身心疾病做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增加對身心疾病的識別能力和治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