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篇3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乾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乾,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么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著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訊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了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餘”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信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裡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信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檔案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布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么樣,有布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