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基層幹部工作職責專題調研報告

××鄉村基層幹部工作職責專題調研報告 

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免除農業稅以後,鄉村幹部的職能將由行政性向服務性轉變。為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推進鄉村幹部職能的轉變,需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規範可行的鄉村基層幹部工作職責,明確鄉村幹部應該做什麼,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鄉村幹部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鄉村工作項目紛繁複雜,工作分散性大、流動性大,有必要制定一整套規範可行的鄉村基層幹部工作職責,以便於加強對鄉村基層幹部的管理工作。要以整體、全局出發,用系統論的方法作指導,對鄉村基層幹部各個崗位的工作性質、難易程度、責任輕重、工作量大小作至面分析、評價的基礎上來制訂,以彌補當前各個崗位責任制中亮嚴不一的缺陷,使崗位責任製得到深化和發展,趨向規範化、標準化,為搞好鄉村工作管理奠定基礎。同時要根據鄉村基層幹部各崗位的要求,要有針對性地培訓幹部,也促使鄉村基層幹部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以便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一、鄉村基層幹部履行職能現狀 

鄉村組織機構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而政府機構是實施政府職能的主體,政府職能是行政機關依法對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應承擔的職責和所發揮的功能、作用,反映著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內容和活動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質表現。 

1、當前鄉村基層幹部工作的主要職能(或工作內容)。 

鄉村基層幹部是鄉村政府機構內部的工作人員,是履行政府職能的具體實踐者,要依法對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物進行管理,做到依法行政,規範管理。 

首先,要必須辦強鄉村政府規範化建設。所謂鄉村政府規範化建設,就是依據**、法治、科學的原則,做到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制度,通過制度規範管理者的行為,通過管理者依法行政,照章辦事,推動工作開展,從而形成鄉村政府工作決策程式科學合理、部門職責明確,工作人員高效服務的良好運行機制。鄉村政府規劃化建設的核心是依法建制、規範管理、轉變職能、服務民眾,其中,服務民眾是鄉村政府規範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鄉村規範化建設的具體做法,一是依法建制。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因地制宜地制定鄉村政府的各項具體工作制度,使政府工作有章可循。這些工作制度包括:政府工作規範、決策程式與議事規公文寫作則;部門設定和職責任務;組織和個人行為準則;考核、獎懲、監督和管理辦法、各項服務措施等一系列制度。二是規範管理。建好制度後,政府工作機關和工作人員要照章辦事,依法行政,用制度規範自身行為,嚴禁濫用職能,以權代法,侵害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三是轉變職能。鄉村政府要逐步實現以領導就是指揮到領導就是服務的轉變。在各項工作中,要強化服務意識,突出服務職能,提高辦事效率。 

其次,要切實改變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提高政府職能部門工作隊員的能力素質和服務水平。政府職能部門是為農民民眾服務的重要視窗,為農民民眾提供良好的服務,一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服務意識。要擺正與民眾的關係,積極主動地為民眾服務,不能無所作為、消極等待,更不能採用簡單粗暴、強迫命令的方式對待民眾。二要加強政治、業務學習,提高服務技能。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各項專業技能,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使民眾得到高質量的服務。三要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做到照章辦事,依法行政。通過制定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規範工作職責、辦事程式、獎懲制度等,使工作有章可循。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時,必須依法辦事,不得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損害民眾利益。四要政務公開,接受民眾監督。要進行政務公開,保障民眾的知情權、評議權和監督權。有關政策、辦事程式、辦事期限、辦事結果等民眾關心的事情都要通過一定形式公開,自覺接受民眾的批語和監督。公開後,要重視意見反饋工作,認真傾聽、虛心接受民眾的批評,做到有錯必糾,並把處理結果公之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