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言3篇

很多教師都知道目前的教育窘境:素質教育的理想化與應試教育的現實化陷入了兩難的困境。我們的教育良知逼迫我們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素質,把僅有的寶貴的時間擠壓出一點點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可是,教育的現實社會的需求以及學校、教師的生存發展的需要,又必須把我們的學生推向殘酷的應試教育的競技場,進行智慧型與體能的肉搏,這個搏擊的過程與結果,教師必須全程參與,自然與學生一樣經歷精神與肉體的疼痛,於是便有了我們教師如上的慨嘆!

現實是很難改變的,能夠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換句話說,是我們適應現實,而不是現實適應我們。這樣是否就意味著我們看不到職業的幸福的光芒了?教師的職業意義絕對不應該是如此的灰暗的!那么,幸福的光源到底在哪裡?

有的教師認為,現在的教育壓力如此之大,哪裡還會有幸福可言?其實,幸福的意義並不以壓力大小計,無論怎樣的壓力與艱難,都無法阻擋教師獨立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許,幸福是短暫的,可追求是永恆的!

德國哲學家、詩人尼采說過:“假如上帝不給我歡樂,我就為自己創造歡樂。”尼採為自己執著追求的哲學理念獻出了近乎完整的一生,他是個孤獨的盜火者,他的行為不是人人能夠效仿得了的,但是,他的這樣的執著的追求快樂與幸福的精神卻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正是這樣的追求支撐著他在孤獨而苦難的一生創造了哲學史上輝煌的一頁。當然,快樂與幸福不是一回事,前者更多是一種生理反應,而後者則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快樂也許能給人帶來幸福,但是,幸福不一定都快樂。也許,現實的上帝不會恩賜給我們所需求的所有的快樂與幸福,我們在積極爭取自己所應該具備的外在的幸福(主要是物質的)之外,是否也能夠擁有這樣的觀念,那就是:“假如上帝不給我幸福,我就為自己創造幸福。”我不知道具有更多精神色彩的“為自己創造幸福”的概念是否是阿q精神的回歸或者異化,但是,在精神疾患日益流行於教師群體的今天,我們是否真的要考慮接納“為自己創造幸福”這個概念。

我想說的是,任何一項創造都是需要代價的,教師的幸福人生需要我們用辛勤的汗水與淚水來滋潤我們疲憊的身影與蒼老的額頭,當一切成為往事的時候,倘若我們能夠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過的每一位學生的笑臉,那才是教師幸福的最高境界!在“國培”這個大家園裡,我有幸認識了那么多幸福的教師,感受到那么多精彩的幸福課堂,真的很幸福!今天,我把自己淺淺的想法講出來,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引發大家的思考與遐想——哪怕是一點點,我都覺得心滿意足了,都會讓我覺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