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感言4篇

獲獎感言格式

1、開場:(1)問好;(2)名;(3)感謝。

2、內容:

(1)歸功-----今天的成績是大家支持的結果;

(2)經歷-----過去不平凡、感動、難忘的經歷回顧;

(3)感言-----發表三點感言;

3、結尾:

獲獎感言分享

各同事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很高興與大家在此相聚一堂,每年開這樣的年終大會,這就讓我們所有人的心靠得更攏。今天能夠代表優秀員工上台發言,我感到十分榮幸,又感到自己的壓力,感到榮幸的是我今年的工作得到了公司領導及同事們的認可,我這榮譽也是離不開公司領導及同事的關心及支持,在此我深表感謝!感到有壓力的是我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把將來的工作做得更好,我想這也是對我工作的一種鞭策,這也象人們常說的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一樣,我在新的一年裡會把工作做的更好的。

我們雖然是xxx公司的一名員工,其實也是公司的主人,需要有將公司當成家的態度,態度認真是整個工作的主導,為公司做事其實就是為自己做事。`我們要記住只有公司的發展,才有我們小家的幸福,只有公司的輝煌,才有我們事業的輝煌,我們與公司是緊密相連,而且我們要用感恩的心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要做感恩的事回饋於公司,還應有良好的態度服務於社會,這才能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我是在XX年底進入公司,在這七年多工作中,我親自感受到了公司規模在不斷的提高,不斷的發展,在管理上不斷的完善,並成立了自己的專業消防安裝公司,在工程任務上接連不斷,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身為公司其中的一員,我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也正是這份自豪,讓我們時時充滿信心,我工作中的格言是:勤勤懇懇的工作,踏踏實實的做人。

雖然被評為優秀員工,但我深知,我也有不足之處,也有很多東西還需要我學習。我會在以後的工作當中,加快腳步,緊跟公司領導的指導思想,揚長避短,盡心盡職,努力工作,並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用實際行動為公司的發展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相信公司在邱總以及所有的同事同心協力下,我們的公司明天會更好!相信明年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公司又一次豐收的時刻!

最後,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合家歡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感謝感言(2) | 返回目錄

這是三年來接到最“傷感”最牴觸的任務,因為分離在即,忍不住淚流。

進入5月以來,害怕聽見孩子談及“畢業”的話題,包括孩子和我在心理上有意識地去迴避。聽著寶寶哼唱著畢業歌,問他:你想不想畢業啊?他總是不假思索地說“不想”;偶爾碰到作業難題耍賴時,威脅寶寶要好好學習,否則就會留在幼稚園不能上學。但天真的他倒是大赦般地反駁道“我還不想上學呢,我就在大班最好了,那樣我就可以一直和我的老師在一起了”。我愕然,但我並不能因此批駁孩子,因為他比我更離不開幼稚園,離不開與他朝夕相處三年的可親可愛的老師們。

回憶將我拉回三年前,在小班上了一周的課程後,孩子出其不意地向媽媽宣告:以後即使有病也要帶藥堅持去上課,不然就學不到本領了。至此,三年來,每次去接孩子,他總是戀戀不捨地離開。從當初的排斥到依戀,孩子就這樣被老師們的關愛所接受,開始了幼稚園的新生活,從他開始依戀幼稚園生活那一刻起,我的內心深切感觸到孩子在短時間接受了老師們,是因為老師們同樣付出母愛感動了孩子。

從小班到大班,一次次親子活動,看見孩子們展現學到的本領,一次次家長見面會,聽到你們非常熟悉的介紹每個孩子在園的表現情況及個性特點並告訴我們應怎樣輔導自己的孩子。在家園共建空間裡,看到那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語句記錄了孩子在幼稚園生活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片段都讓父母們感動,是啊,孩子在你們辛勤的輔導下成長,每一個細節都深深銘刻在了父母心中。

就要畢業了,感謝老師像媽媽一樣愛護孩子!感謝老師照顧孩子漸漸長大!感謝老師陪孩子吃飯,陪護孩子休息,拉著孩子的小手做遊戲!感謝老師三年來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感謝老師的慈愛、寬容、智慧,讓孩子學會感恩、理解、思考、自信、勇敢...

在寫下這些文時,曾經一幕幕猶如膠片定格在記憶中。我慶幸孩子能在紅旗幼稚園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將和孩子一起珍藏這段人生最美好的回憶。

國中畢業感言感謝老師
感謝感言(3) | 返回目錄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三年美好而艱辛的國中生活猶如漏斗中的沙石悄然流逝,千餘個日日夜夜寄託著我們的夢想,辛勤的老師們總是站著給我們講課,而我們總是坐在那貪婪的吸取著老師淵博的知識,謝謝老師們,我不會辜負您們的希望,你們的汗水不會白流的。

回憶起剛進校園時是那么幼稚天真,無憂無慮。現在的我卻變得那么多愁善感,一步步走向成熟。在這三年里一直和我們相伴的老師,他們是那么的無私和偉大,為我們付出了心血,為我們操碎了心,想到即將分別,還真捨不得。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論何時總歸要分別。三年的酸甜苦辣已經成為過去,而那過去的,將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時光飛逝,難得相識,相遇即是緣分,讓我們珍惜這餘下的三十多天吧,放手一搏,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了考上更高的求知路,努力學習,成就夢想。

同學們之間的友誼就好比一杯淡淡的清茶,只有細細的品味,才能在心靈深處感知它的香醇,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經過的酸甜苦辣,爭吵和愉快都充實著我國中生活的每一天,泰戈爾說過:“天空中不留鳥的痕跡,而你已飛過”每一件事都在今天將要分別的時刻浮現,在相伴之日不知珍惜,分手之日卻淚流滿面。

如今,三年中的點點滴滴仍在腦中浮現,還記得老師們對我的批評與關愛,同學之間的歡樂與悲傷;誰對誰錯都成為往日的留戀。一笑勝千言,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是我一輩子的懷念。

我們的求知路還未到終點,雖然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但勝利的一天就快到眼前,三年的收穫如何,該拿出來曬曬啦。

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讓我們放下一切雜念,努力拚搏吧!

感恩老師,因為有了您,就有了一個特別的節日--教師節。從此,全社會就多了一份對您深深的敬意與關注,我們看到和感受到了您的偉大和平凡。

感恩老師,是您,塑造了我們的靈魂,把無私的愛和全部精力傾注在我們身上;感恩老師,是您用心靈的清泉滋潤我們理想的花朵,用知識的甘露孕育出鮮美的果實。

感恩老師:是您賦予我們最有意義的收穫;是您帶領我們走進知識殿堂,使我們不但豐富了知識,還充實了我們的國中生活;

感恩老師,是您教會我們珍惜友誼和時間;是您給了我們看世界的眼睛,是你們用博大的胸懷,給予我們最無私的關懷和奉獻。古語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將永遠感激和尊敬您!

感恩老師,因為有了您,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如此美麗,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燈,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恆的北斗。

感恩老師,您的眼睛是我永遠的牽掛,即使我走過千山萬水,卻總走不出您那慈祥的目光;

古人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青春的列車鳴著汽笛緩緩開向遠方,我們還剩下三十多天的時間相伴,我們要不惜一切,攜手衝刺吧!

奧斯卡里的社會學研究:為什麼獲獎感言總要感謝很多人
感謝感言(4) | 返回目錄

今年的奧斯卡,《鳥人》成為最大贏家;《少年時代》《爆裂鼓手》等早已在業內口碑爆棚卻仍被視為小眾的作品,也因為獲得最佳影片提名並斬獲表演類獎項而獲得了大眾的注意。朱麗安·摩爾成為第一個最佳女主角大滿貫,梅姨也創下了第十九次提名的紀錄;萬年配角j.k.西蒙斯終於一鳴驚人,而在事業多年不見起色的麥可·基頓也憑藉《鳥人》煥發了第二春。

在有著imdb、metacritics、爛番茄、豆瓣等多種電影評分網站的今天,為什麼無論業界還是觀眾都依然如此關注奧斯卡?什麼樣的影片和演員更容易獲得奧斯卡提名?奧斯卡對於電影票房有怎樣的影響?這些娛樂話題的背後,其實也隱藏著社會學的問題意識。

個人獎項也不是但看個人能力

奧斯卡獲獎者們總喜歡在得獎致辭中感謝一大串人,其實這種做法大有道理——社會學研究發現,獲獎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

ucla社會學系學者gabriel rossman、phillip bonacicha以及南加州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的nicole esparza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電影以及其他許多藝術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團體合作的成果,然而大部分重要獎項(例如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嘉獎的卻是個人成就。事實上,我們很難剝離團體合作的成果而去單獨評判某一個演員的表現。那么,這些獎項真的是單純基於個人成就評選出來的嗎?當個人才能深嵌團體合作之中時,評審們又如何做出判斷?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研究者們選取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ampas)以及imdb兩個資料庫中1936到20xx年間符合奧斯卡評選標準的電影進行分析。每部電影中,只有排在演員表前十位的演員被納入研究範疇;最終數據覆蓋了16392部電影中的37183位演員。通過分析這些演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幾率,研究者們發現,在個人能力之外,還有兩種機制影響獎項提名:團體溢出和社會地位效應。

所謂團體溢出,其實指的是“雞犬升天”效應——有幸與著名導演、編劇及演員合作的演員,自己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這一點通過數據很容易就得到了證實:在電影相關變數(類別、投資、發行方、團隊人數、上映日期等)以及演員自身人力資本變數(已經參與的電影數目)都相同的情況下,與曾經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導演、編劇及其他演員合作,將顯著提高演員自身獲得提名的可能性。對於這一點,曾與羅伯特·奧特曼、保羅·托馬斯·安德森、路易·馬勒、科恩兄弟、托德·海因斯、格斯·范·桑特、阿方索·卡隆等多位大師級導演合作的朱麗安·摩爾想必深有體會。

第二個機制涉及社會地位的衡量,也是該研究的創新之處。人們常常用“地位”或“聲譽”來判斷他人的能力,然而事實上,地位與能力未必直接相關。在電影界,也許我們最開始評判一位演員確實是基於其才能,然而隨著時間發展,各種偶然因素的累積、演員之間的互動關聯、固有印象的自我加強、為尊者諱等等機制交織在一起,使得演員的才能與地位之間的關聯愈來愈弱,而地位也由此成為介於才能和獎項之間的中間因素。

要想證明這一機制的存在,首先要想辦法衡量一名演員的地位。研究者提出,演員在電影海報 “billing block”(即演員名單,通常位於海報最下方)中的排名順序,能夠很好地體現其地位。顯然,這一排名未必與戲份成正比,而是與演員的票房吸引力和議價能力等直接相關。例如,在《莎翁情史》中飾演伊莉莎白一世的朱迪・丹奇僅出場八分鐘,卻是海報上的五名主演之一,並以此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不過,要想同時衡量所有演員的地位,又涉及他們在不同影片中的相對排名——僅僅計算平均排名可不行,關鍵要排在前後的人是誰。因此,作者使用了社會網路分析方法,計算出每一位演員在整個演員表網路里的“中心度”,作為其地位的衡量標準。簡單來說,這一“中心度”不僅考慮演員自身的位置,也同時考慮其前後鄰居的身份,並綜合計算出每一個演員的相對地位。

結果發現,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響後,演員在電影界的這一“中心度”對於其能否獲得奧斯卡提名也具有相當顯著的影響。如果經常排在喬治・克魯尼前面,那肯定能提高獲得提名的幾率!

社會地位與團體溢出這兩個機制,說明個人獎項並不單純只看個人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電影界存在累積優勢或曰“馬太效應”。得獎——影界地位提高——吸引優秀合作者——得獎,若能形成這一良性循環,演員的事業就會蒸蒸日上。

那么,獲得重要獎項或者提名,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奧斯卡提名與電影票房

還是這位ucla的gabriel rossmana,這次換了同校的合作者oliver schilkea。他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20xx年,有兩部極其相似的電影同時上映。它們都將故事背景設定在美國西部農村,投入都在1500萬美元左右,主要演員都曾獲得奧斯卡提名,都講述了遭受社會歧視的少數群體的故事,也都針對奧斯卡進行了行銷。然而最後,其中一部獲得了八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斬獲8300萬美元國內票房;另一部卻在奧斯卡提名上顆粒無收,最終票房也僅為可憐的900萬。

這兩部電影分別是:《斷背山》和《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兩部在各方面都十分相似的電影,為何票房會有著天壤之別?真的是影片質量的差異嗎?事實上,這兩部影片在各大電影評分網站上的得分都相差不大。那么,難道奧斯卡提名真的具有如此驚人的票房魔力嗎?

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研究者分析了imdb中1985年到XX年間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及奧斯卡提名情況(總計2919部電影)。當然,不能直接看奧斯卡提名和票房的關聯,因為二者可能同時受影片質量或受歡迎度這一潛在變數的影響。於是,研究者設計了一個全新的變數來衡量每一部電影對奧斯卡的“追逐度”:看其風格、類型、劇本關鍵字和上映日期與最近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影片有多高的相似度。結果發現,“奧斯卡追逐度”跟影片本身盈利多少毫無關係——哪怕擠破腦袋想拿獎,觀眾也未必買賬。

如果重要獎項的競爭對票房毫無影響,為何片方仍然如此重視奧斯卡?進一步分析表明,這一表面上的“零關聯”背後,其實隱藏了一個二元模型:在那些拚命想要獲獎的影片之中,最終得到提名的影片將獲得超乎尋常的回報,而提名失敗的影片則下場淒涼。正是兩種相反的效應互相抵消,才導致表面上看不出什麼聯繫。

具體來說,這項研究發現了獎項競爭的三個結構特點:首先,消費者會將獎項作為值得信賴的評判標準來做出消費決定;第二,獎項的存在將原本水平近似的影片一刀切地區分開來,並產生了“贏者通吃”的效果,導致各方面近似的影片在市場上遭到天壤之別的對待;最後,若想對評審形成足夠的吸引力,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棄對大眾口味的迎合。三個特點結合起來,我們發現,追逐獎項是一種高風險策略:雖然獲獎將帶來巨大的收益,但參與競爭本身需要極大的投入與犧牲;最糟糕的結果莫過於加入戰局卻最終失敗,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研究者們將這一機制稱為“塔洛克彩票”,或曰“全支付拍賣”,即一種無論輸贏都要付錢買單的拍賣形式。在這種規則下,所有參與角逐者都要付出代價,而只有最終的幸運兒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

顯然,這一發現並不僅僅適用於電影界;文藝界各個領域的獎項評選,恐怕都是一種“塔洛克彩票”。研究者進一步指出,在這種機制下,獎項評選有促進文化市場多元化的作用。以電影界為例,獎項的存在能夠給片方一個動力來生產偏離大眾口味的影片,而這一作用甚至無需改變片方追求利潤的大前提——不要以為曲高和寡的電影就一定是在追求藝術,也許那只不過是一種風險較大的賺錢策略而已。

參考文獻

rossman, g., esparza, n., & bonacich, p. (XX). i’d like to thank the academy, team spillovers, and network centr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5(1), 31-51.

rossman, g., & schilke, o. (XX). close, but no cigar the bimodal rewards to prize-seek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9(1), 86-108.

幼稚園畢業感言感謝老師的話
大學畢業感謝
大學畢業感謝老師的話
國小畢業感言感謝老師
感謝幼稚園老師的畢業感言
畢業感言:感謝老師
畢業感謝老師的話
幼稚園畢業感謝
感謝老師的話
感謝幼稚園畢業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