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讀後感:《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言

高一年級讀後感:安娜卡列尼娜的讀後感言

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顧一切追求愛情的女性文學形象。一百多年來,這一文學形象受到了幾代人的追捧,有些人甚至將其提高到了追求愛情的完美女性的高度。然而最近重讀這本經典著作,卻對安娜是否真正懂得愛情產生了疑問,甚至還從安娜身上看出了許多當代女性所具有的四大通病,或者叫著導致婚姻和愛情失敗的四大錯誤。現分析如下,供各位正在經營愛情或將要經營愛情的朋友們參考,也歡迎各位對愛情和婚姻有理論研究或實踐經驗的朋友們共同探討。

一,錯誤的選擇

有評論文章把安娜以一個妙齡美女的身份嫁給年長二十歲的高官卡列寧,說成是安娜悲劇的根源,也把這說成是安娜缺乏婚內愛情的主要原因,以及追求婚外情合理的主要依據,個人覺得這些觀點是不很正確的。只要略微調查一下古今中外的婚姻史就不難發現,一位十幾歲的女孩,嫁給三十幾歲的男人,是不會有太大的生理和心理上障礙的,而年齡差距也不會成為愛情的障礙,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為什麼二十八歲的女碩士生嫁給八十二歲的科學家還能被稱之為愛情。用另外一個與安娜的婚姻更加近似的例子也能說明這一點:年嶺相差二十七歲的“松霞配”,目前正幸福甜蜜地生活在全國人民的眼前,還在結婚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先後生了兩個孩子。

從書中介紹的情況來看,我可以大膽地推測,安娜在遇到渥倫斯基之前是幸福的。當時她和卡列寧已經幸福地生活了八九年,有了一位八歲的兒子。安娜以青春和美貌獲得了財富、地位、家庭幸福等,甚至因此為哥哥在官場謀得了官職。她從一位一無所有的普通女孩,成為貴婦人,家中奴僕成群,她什麼事也不需要做,還擁有三個不同的社交圈可以調劑生活的樂趣,甚至可以自由地在那些社交圈子裡與別人談情說愛。她的丈夫除了缺乏英俊的外貌和年齡比她大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缺陷,他不賭不嫖,沒有什麼不良嗜好,生活非常有規律,幾乎是準時上下班,準時就餐就寢,難能可貴的是還有每晚閱讀與工作無關的藝術哲學等書籍的好習慣。用現在的話來說,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卡列寧是一個有品位的男人。

我們的社會歷來對年輕女孩嫁給有錢有勢的年長者頗有微辭,甚至將此稱之為“傍大款”。我倒是覺得這種婚姻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一種契約行為,只要契約雙方是自覺自愿的,而且明碼標價,彼此無欺無騙,男的出售財富和權勢,女的出售青春和美貌,是沒有什麼可譴責的。因此,我並不覺得安娜與卡列寧的婚姻有什麼不妥,也不認為安娜嫁給卡列寧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事實上如果我們有勇氣實話實說,就不得不承認,不論古今中外,像卡列寧這樣的男人都是許多美貌女孩的理想丈夫。

安娜的錯誤在於她擁有了卡列寧所給予的一切之後又想再擁有與渥倫斯基的愛情。因為這不僅違反了婚姻的契約原則,也違反了愛情的原則。長期以來,主張婚外情合理的主要理由之一是: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有追求愛情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追求愛情的權利這一點是沒有錯,錯的是這是有限制的。這就好像每個人都有性愛的權利,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像動物那樣隨時隨地做愛。

安娜在沒有和卡列寧結婚之前,與其他人一樣具有追求愛情的權利和自由,但是當她用青春和美貌換取了與卡列寧的婚姻之後,她追求愛情的權利和自由也就受到了限制和凍結,否則,就屬於違約行為,就是一種錯誤。當然,我個人並不認為凡是結婚的人就都失去了追求愛情的權利,我覺得這種權利只是暫時受到了限制和凍結。只要其婚姻關係一旦消除,就能自然恢復其追求愛情的權利。

二,過度的貪婪

如果讓我們做選擇題,要求二選一,結果我們兩個都選,那不僅顯示了我們選擇的錯位,也透露了我們的某種貪婪之心。安娜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貧家女,通過婚姻這條捷徑成為貴夫人,繼而在充分享受了各種榮華富貴之後,又生出了對愛情的渴望,我想這也是一種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生活中許多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卻不一定都是對的,比如說,一個男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娶了一位妻子,到了四十幾歲,覺的妻子老了,想再娶一位年輕的妻子,那也是一種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然而那卻是應該被譴責的。

安娜如果在享受了八年的榮華富貴之後,提高了對人生的認識,覺得世界上一切都是空的,只有愛情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好比當年的李淑同,忽然頓悟,於是不顧一切地去出家,那到也還值得敬佩。遺憾的是安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嚴格來說她與渥倫斯基的感情幾乎不能算是一種愛情,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種膚淺的愛情,也許確切點說,是屬於一種動物性的男女情慾。因為安娜與渥倫斯基一樣,彼此都只是被對方的外表所吸引,而根本沒有什麼內在的共鳴或共同的思想。這也是造成她和他這段感情交往悲慘結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這樣沒有愛情基礎的膚淺的男女情慾一旦得到滿足,其最完美的結局也只能是分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