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工作小結參考5則

c、重新製作菜牌以及菜牌架解決了值班經理反映的菜牌髒菜牌缺失以及員工反映的菜牌難找的問題。

d、向上級反映解決售券制度。針對偶有逃票事件的發生,向上級領導反映後請財務配合將西餐廳收銀點搬到大堂吧,解決了迎賓的工作量、提高了迎賓服務水平,同時也解決了買單難的問題。

(4)內部溝通。從基本上不與員工溝通到施行周期性的與員工溝通機制。貫徹酒店人力資源部的每月員工座談會制度,部門施行領班一月兩次、主管每月一次的溝通制度,解決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幾個月下來確實也解決了許多員工提出的問題。不足之處:許多員工提出的問題超出了部門能力之外,許多問題需要其他部門配合解決無法得到解決,許多問題需要酒店解決實際條件卻無法允許,許多部門內部能夠解決的問題效率不夠且執行也不到位部分員工失望。

(5)衛生質量。衛生質量整體合格,值班經理髮現桌子不乾淨扣分一次,質檢發現大理石有麵包屑扣分一次。配合周期衛生制度,大堂吧衛生執行較為到位,沒有出現衛生被扣分現象,西餐廳衛生受經營影響較容易出現衛生死角髒亂等問題。

(6)節能降耗。配合酒店節能降耗政策,將西餐廳的燈光進行再次的調整,同時將節能責任細化到每一個員工,細化到每一個班次,餐廳內部燈都做到客走燈關,客走空調關,且周期性的在例會中進行節能降耗意識的宣傳與講解。

(7)培訓制度。針對新員工入職上崗業務能力不熟練,在部門的安排下施行先培訓後上崗的政策。員工入職部門先進行為期兩天的培訓,由主管或領班對常用的業務能力進行培訓,比如《禮節禮貌》、《有聲服務》、《托盤練習》、《送餐服務》、《自助餐巡台》等,員工上崗之後進行實踐操作之後效果良好。但同時存在的問題是上半年對員工的零點培訓、選單培訓、英語培訓強度不夠。

針對上半年的總結,主要規劃與整改如下:

(1)通過施行正負激勵制度與服務質量培訓制度結合的方式,進一步的提升員工的服務質量。在培訓中注重員工服務意識的培訓,同時在日常督導中細化領班的激勵制度指標,每個禮拜完成最低獎勵與最低處罰。

(2)繼續執行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但對部分獎懲標準進行調整,以人性化卻不違反制度為主要宗旨。

(3)讓每一位員工、每一位領班參與到部門制度制定當中來,以“制度去管理而不是以人去管理”為目標,鼓勵員工提出更好的建議改進我們的工作,合理的建議予以採納並且施行獎勵。

(4)進一步的加強內部溝通制度,力所能及的解決員工提出的符合實際的問題,同時做好對員工的解釋與溝通工作,將問題消化在內部。

(5)根據2個月的周期衛生運行狀況對周期衛生進行調整,讓每一個班次都有工作量,每一個班次的工作量都適合。做到整體衛生達標。

(6)繼續加強節能損耗工作。對節能工作執行較好的個人進行獎勵。

(7)制定更加合適的適合部門的培訓制度。

a、將所有的部門培訓進行總結並且進行細化,制定一個培訓表格,每一位員工來到西餐廳都能完成表格上所要求的培訓,做到培訓能徹底、培訓不重複、培訓不遺漏,同時將大堂吧與西餐廳的培訓進行細分。

b、增強領班培訓能力。

《四》志願者工作總結

“我志願,我快樂”——一路走來,開心過,也有不開心過,但是在志願者工作小組裡面,我真的很開心,因為不僅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可以認識到很多的志願者朋友們;自從招募開始,我一次一次的機會放棄,但是在最後的一次,放棄不了,也逃不了,因為那是命中注定我愛你,就此當上了 工作小組成員;一直讓我感到很愧疚的是我沒帶好自己隊員,因為我一直是這樣想的:畢竟大家在工作上也就一個多月,而且他們責任心也挺強的,我就放手的讓他們飛,對他們都沒怎么嚴格的去要求他們,但是他們一直都服從我的安排,即使他們有時間相衝突,他們也都會自己處理得很好,不會讓我去操心,我真的很感謝隊員們,你們真的幸苦了,雖然亞運結束了,但是我們的感情不會因為亞運的結束而褪色,希望我們依然是朋友——a隊隊員們,愛你們。

在工作小組裡面,由於我們八個系的負責人組成所謂的“顧問團”譯名為“醬油團”,但是我們很有默契,可能我們是工作上的一致性,只有是涉及到各個系的志願者工作,我們八個人就會碰撞在一起;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跟工作組的人去唱k嗎( 那時的我們還不怎么熟悉,所以在溝通方面沒什麼交叉,雖然陌生,但是現場的氣氛讓我們彼此拉近了距離)?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去參加培訓嗎(雖然那次是我們八個人第一次真正的走進工作的行列,但也就是在那一次,我們開始有了工作上的交集)?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跟工作組的成員去廣州看開幕式嗎(一路上,我們笑過,high過,更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幾個人自戀到在捷運上拍照,還記得我們那天晚上在路上跟別人擠成餅乾一樣嗎,還記得我們那天晚上在海心沙前面瘋狂拍嗎,還記得我們一路上買東西的情景嗎,還記得我們去走珠江邊嗎,還記得我們一起去旅館瘋嗎,還記得2點多我們還在外面吃東西嗎,還記得我們去智健師兄家做客嗎,還記得他爸媽請我們去吃大餐嗎,還記得我們一起去逛上下九嗎)?是否還記得我們一起參加花都區八大高校定向越野比賽嗎(我們學院二支隊一支拿了一等獎,另一支隊拿了二等獎,還記得家達和名駒英勇救見難的小孩和他母親嗎,還記得我們一起拿獎拍照感動的時刻嗎)?還記得我們最後的一次表彰會議嗎?還記得我們工作組一起去保家園high嗎(那晚實在太給力了,不過最慘的是殷老師和三位主管,哈哈,辛苦了——老師和三位主管)?

一切的一切已經成為過去,但是那些美好的會議我將會把它勾勒出來,讓它一直保存在我的記憶里。

不過最近讓我有點生氣的是因為學院出台了一個政策就是 志願者可以加分的事,但引起了不少人對此議論紛紛,各自各持自己的觀點,但是我想說的是志願者是幸苦了,雖然是不求回報,況且他們在亞運期間,無私的奉獻珍貴的課程,而且不是一節二節的事情,而是一個月多月的事情,當他們沒在課室聽課的時候,你們卻在進步,但是他們只能靠他們擠出來的時間去學習,你們說這樣的志願者,容易嗎?所以,我想說,希望各位對志願者加分的事情需要擺正心態去看待他們,當你們覺得學院不公平的時候,希望你們能換位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