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研修工作總結

xxx地區教育局:

根據省地縣教育行政部門安排,XX年10月至12月,我有幸被選派參加了貴州省XX年第四批“校長提高計畫”深圳掛職研修班的培訓學習,在深圳市南山區同樂學校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掛職學習。對我來說,這是一場“頭腦風暴”,一次“洗禮式”的培訓。不但拓寬了視野,了解了發達地區先進的教育理念、辦學模式、管理經驗,而且一方面抓緊時間“充電”——讀有關管理的書籍,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另一方面通過觀察、了解掛職學校的管理理念及運作模式,結合自己學校管理工作現狀經常反思,初步進行了一些管理工作思路構想。現將此次掛職研修返校後學校管理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兩校異同比較

項 目

同樂學校

保家中學

辦學理念

和諧發展,快樂成才

每天進步一點,健康快樂成長

辦學目標

生態型、數字型、人文型校園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人為本,以培養學生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與發展的能力為目標。

培養目標

明理求真、快樂崇善、和諧創美、篤行創新的同樂新人

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

辦學特色

1、體育項目(板棒球、壘球);2、心理健康教育;3、快樂悅讀。

以最新教育理念為先導,以德育為核心,以嚴格科學的管理為保證,以教研教改為龍頭,科研興校、和諧發展。

校 訓

同求真知、樂做真人

團結、奮進、求實、創新

校 風

愛國、誠信、嚴謹、活潑

愛校如家、校興我榮

教 風

立德、愛生、啟智、傳道

樹人立德、敬業博愛、

嚴謹篤實、樂業奉獻

學 風

勤學、善問、

多思、樂行

精 神

同心同德、樂教樂學

課程設定

國中:語文、數學(實踐)、英語(實踐)、科學、音體(活)美、校本課程(棒球、壘球、環保、六七年級銜接輔導課程)。

傳統課程設定(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音體美),未開發校本課程,體現特色。

教學管理

教學處、教研室、年級組、科組一體化分層管理。

教導處為主,教研組協同管理。

教研教改

立項科研課題有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倡導“在研究的狀態下工作”。形成教研室、學科組、備課組、課題組一體的教研網路。

僅限校本教研聽課評課,未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隨意性大、層次淺、效果欠佳。

教師發展

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基本功比賽、課堂教學比賽、新教師亮相課、骨幹教師示範課、說課競賽常規化。體現“讓學習成為教師的基本職業生活方式,讓研究成為教師的主要職業習慣”的理念。

未提供有效時空,搭建平台,強化管理。

德育工作

“一二三四”工程:一個目標(同樂德育);兩大建設(隊伍、制度建設);三項內容(生態、人文、心靈德育);四條途徑(德育常規規範化、活動主題化、社團多樣化、實踐社會化)。

制度未系統化、精細化,載體單一、活動簡單。

校園文化

“一四二五”工程:一個廣場(同樂廣場);四條路(神州、飛天、生態、五環路);兩園(地理、生態園);五長廊(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科技、環保、綜合實踐長廊)。

立足實際,已盡力,但還需提升文化意蘊、品味,打造品牌。。

安全工作

安委辦統管學校安全工作(8人組成保全隊),制定《深圳市同樂學校安全管理規程》,國小生憑卡接,入校佩戴校牌。

建章立制,強化管理,但需進一步完善,排除隱患,杜絕事故。

學生髮展

學習習慣培育工程(編制習慣歌訣)、指向快樂成長的評價工程、心理健康教育。

內容單調;形式單一;時間空間不夠;平台未搭建。

目標機制

五年規劃、學年工作計畫、周工作安排有機結合。

制定學年、學期工作計畫,第一個5年規劃草擬中。

監督機制

黨組織、工會、教代會、團委等實行監督,民主管理。

未建黨支部、工會;教代會、團總支監督不到位;初建學生會。

激勵機制

責任制、考核制、獎懲制結合,獎勤罰懶,獎優罰劣。

資金有限,僅以績效工資考核兌現獎懲,福利待遇差。

校園信息化工程

校園網、遠教系統、廣播系統、多媒體互動式電視教學系統、多媒體教學平台課室、多功能電教室等配置齊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