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志願者暑期三下鄉支教個人總結

在這個驕陽似火的七月,xx大學xx志願服務團20名志願 支教老師帶著團省委對小朋友假期的關注、帶著學校、學院領導老師的隱隱期盼、帶著同學們的聲聲叮嚀,懷揣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xx完小十三天的三下鄉支教之旅。

上課篇

我是小班的語文老師,兼任班主任一職。小班的成員較多,流動性大,成分也很複雜,有二年級、一年級、不會說國語的學前班、甚至不怎么會說苗話的3歲小孩。因此,在語文教學方面,我遇到了重大的困難。

計畫教授《弟子規》的精華內容,但大部分孩子連字都不熟。只得調整方案,對於識字的孩子,帶著誦讀並讓他們了解大意;對於不識字的孩子,在輔教老師的幫助下,教他們練習學會寫黑板上簡單的字。上了兩節《弟子規》,孩子們的興致也過了。語文課又安排了造句課,培養他們基本的語文知識;加上了唐詩課,讓他們了解唐詩這一門璀璨的文化明珠的魅力,並適當的講解了幾篇容易的唐詩。

課堂上有像吳文斌一樣調皮搗蛋的學生,但更多的是像吳俊斌一樣聰明活躍的二年級學生,還有如龍婉容般聽話好學的一年級及學前班學生。還好孩子們對於語文課的愛好還比較濃烈,加之我是班主任,與孩子們接觸的時間也多,語文課還算進展的蠻順利的。遺憾的是沒有達到培養興趣的目標,沒有教予孩子們更多的知識。

除了語文課,還會組織開展遊戲課。此外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小班教室當助教,維持紀律,在底下教一些孩子寫字認字。[蓮山課 件 ]

雖然基本上上完一節課,嗓子就冒煙般得疼。但看到孩子們那渴望知識的眼神、看到他們學到知識時的快樂、聽到他們一聲聲叫著“老師”,我覺得這些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下課篇

下課了,小班的小調皮蟲們大部分一窩蜂的跑出了教室。爬樹的,操場打球的,地上打滾的,小賣店買東西吃的到處都是我們的小班人馬。我是小班的班主任,需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資料,便於關注他們的成長和管理班級。

下完課,我就呆在教室里。拉著孩子們的手,問他們家庭的基本情況,孩子太小了。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叫什麼,絕大部分不知道父母的名字。當問到對爸爸媽媽的印象時,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每次看著孩子們聽到“爸爸媽媽”這個詞眼時迷茫的眼神和搖的那么乾脆的小腦袋,心裡都會酸酸的想流淚。

下課的時間很短暫,我的力量很微弱,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小部分孩子,給他們一些小小的溫暖。<蓮山~課件 /article/list/list_24.htm>

放學篇

放學羅。“老師,你今天去哪送人啊?去我們家吧。”“老師,你昨天答應我要去我家的。”“老師,去我家。”“去我家。”在孩子們的吵吵鬧鬧中,老師們分好組,大手牽小手,頂著熱辣辣的太陽走上了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很長,可孩子們的激情很高,緊緊的黏著我們,有點甚至是背著回家的。一路上,我會問孩子們今天學到了什麼知識,帶他們唱歌,孩子們開心的講自己發生的開心的事。於是那些長長的路,總是很快很快就“被征服”,“被”我們走完了。

送孩子們平安到家,會與家中長輩了解一些家庭情況和小孩子的情況。接著,在孩子們的依依不捨中、踏著快落山的陽光,走上了回學校的路。

開始我們開玩笑的說,下鄉讓我們長的最多的是體力啊!不過後來發現,我們收穫到了更多的是故事與感動、開心與笑容。<蓮山課 件>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當我們踏進他們家,當他們解開心扉為我們講訴自己的故事時,真的感受到的是心與心的聯通。

生活篇

我們在這裡是自給自足的生活,後勤組,羅老師和炊事班的吳班長是每天的主力軍。我們女生9人分3組輪流打下手。做飯時,我們一般6:00起床,洗菜切菜;不做飯時,6:45左右起床,等著每天7:00的升旗儀式。有時候眼睛都睜不開的開著冉冉升起的國旗,有時候睡眼朦朧的切著菜。不過,這樣有規律的生活也讓我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每天的飯菜不算豐盛,菜式也很單一,但一群人圍坐在桌旁,大聲高歌《團結就是力量》後,開始那有序的搶菜。這種家的感覺讓我覺得好溫馨。

生活有點苦不要緊,但有這么多人團結一起,互相幫助,共同前行。還會有什麼過不去的哭呢?

在這十三天的支教時光里,在與xx小朋友的交流學習中,師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鍛鍊了的能力,磨礪了意志,我們學會了耐心和傾聽,我們學會了感恩和珍惜,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之外的知識。這次支教之行將成為我們人生中一筆豐富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