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預備期總結

在校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所以我勤奮刻苦地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活動。

生活上,作息有規律,早睡早起,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生活簡樸,不浪費糧食,不和同學攀比,樂於助人,與同學和睦相處。

學習上,我勤奮刻苦,努力認真。上課認真聽講,態度端正,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大膽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大一、大二的兩個學年,我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工作上,我擔任著生物技術協會的技術部部長,愛心基金會的文藝部副部長,11應生(1)班從組織委員到班長,都表現得工作積極負責。

思想上,態度端正,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知識,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用黨的紀律來約束自己。所以我參加黨校第四十六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學習 ,現在是黨員推優對象。

對待學院、系裡、班級、協會舉辦的活動,認真對待,積極參加和組織。在生物技術協會開展了製作果酒、配製食用菌天然培養基、食用菌接種新兵演練、研製天然油梨護膚品等活動。在愛心基金會編制出了《愛因為在心中》、《我們在校的一天》、《考場也瘋狂》、《t stage ballroom dancing》等節目。而在我自己的班級里,我組建“龍之谷”團隊取得了第五屆攀峰杯的第二名,組織班裡的同學在食品加工開展包餃子活動,還積極召集同學們來實驗大樓來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在XX年12月,參加生物技術協會舉辦的“首屆釀酒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在XX年10月23日,參加圖書館舉辦的“愛讀書,愛生活”徵文活動榮獲優秀文章一等獎;在XX年12月,參加食生系舉辦的第七屆技能大賽榮獲“首屆發酵技術比賽”一等獎。

我還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XX年6月,組織愛心人士義務去苗圃女子高中進行愛心義演;在XX年11月,帶領愛心基金會新進會員開展“變廢為愛”活動,為孤寡老幼籌集資金; XX年4月,參加社會服務活動,對育苗幼稚園進行義務支教。

在實習活動的生活中,對本專業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回想在這段光輝歲月的實習的道路中,我雖然吃了不少的苦,但是我還是滿載著經驗和知識歸來。

我也明白了本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套用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從事生物技術產品開發套用、檢驗分析、技術監督、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認識了本專業核心能力是生物技術產品開發和套用。

還理解了本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是生物遺傳學、生物化學基礎、細胞生物學基礎、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生物製品分析測試、現代生化技術、儀器儀表施用及養護、發酵工程設備、化學和生物學實驗、生產實習、野外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了解到了就業面向是工業、醫藥、食品、環保等企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生物製品分析測試、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通過這個上半年的實習,讓我對自己的專業的專業知識、課程結構有個人建議和想法,相信這會對我下半年的實習更有幫助。本生物技術及套用專業知識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的,所以我們不能滿足和局限於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更要從百度大神、學術期刊網和ncbi中獲得最新、最潮流、最時尚的生物技術及套用的相關知識、成就、產品。

雖然說我們我專科生的教學是理論和實驗各占50%,但是我感覺實驗課程實在太少了,而且又做不到自由發揮,感到總是被套著做實驗,沒有創新。這當然不是老師的教學問題,只是我們平時不去關注生物技術相關資料而沒有創新意識。理論知識教學不夠生動形象,有時難以理解而感受到枯燥乏味,這個本質的原因還是我們的基礎知識不夠牢固,得靠自己上網自學來補救。

內在因素是主要原因,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外在因素也是不可以小瞧的。系裡面開展一些課餘活動是有益於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健康發展,但是過多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就荒廢了我們正常的學習與生活,最後只會變得筋疲力盡、寸步難行。

我的建議是開展活動要保證其質量,而不是其數量。並且要建立在不影響我們正常學習和休息的時候,要不然會使我們在大學中盲目不知道學習與活動孰輕孰重。雖然在活動中我們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但是那些幾乎都是綜合能力的知識,真正本專業的知識還是的從教師的課堂來。而且現在社會分工是越來越細,對專業知識人才的需求量絕不會少於綜合能力的人才。

我對本專業的專業知識、課程結構想法是泛而不失專一,即是不僅要廣泛的學習,又要專攻一門將來想要發展的學科。原因是《微生物學》使我明白自己有時還不如微生物,因為它們從來不會做無用功;教《生物化學》的愛愛老師讓我們領略到了手媒體的美妙;《發酵技術》教會我們利用微生物吃垃圾而產奶;教《生物分離純化》的領導,是我們體會到了精品課程的上課模式;《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使我們有能力保護瀕臨滅絕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