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工作總結

一.關於《塵封xx》節目:

1.流水賬。

2011年(截止 12月5日),塵封xx節目分別製作和播出了下列成品系列節目:

61集系列節目“激盪三十年”、10集系列節目“梅蘭芳”、15集系列節目“崑曲六百年”、24集系列節目“抗戰”、20集系列節目“詩人毛澤東”、24集系列節目“鄧小平”、24集系列節目“百年恩來”、6集系列節目“生於50、60、70年代”、32集系列節目“新中國風雲歲月”、18集系列節目“新中國重大決策密檔”。(32集系列節目“毛澤東”即將推出。)

2.關於部分系列節目的背後。

“梅蘭芳”系列節目:

其實在節目播出之前至少一兩個月,我就在根據文稿來尋找各種聲音素材。在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某一個特定地點,需要使用哪些類型的墊樂、配樂才能達到“情景再現”,這是一個看似簡單,但難度頗大的工作。為了節目中僅出現一次的兩三分鐘的背景音樂,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的蒐集、試聽和篩選。通過背景音樂對老北京歷史氣息的還原,對當年大上海歷史的還原,對梅蘭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心態的還原,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音樂素材。

在這種反映戲曲大師傳奇經歷和藝術成就的節目中,不能沒有梅蘭芳本人的演唱選段,在交代各種場景的情節中,還需要使用大量正宗梅派的唱腔伴奏。為了不使節目在眾多戲曲專家和愛好者面前貽笑大方,每一個貌似隨情節出現的背景唱段中,都沒有出現任何曲牌上的差錯。做到這一點,聽起來很輕鬆,但在背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太多,無法一一介紹。

“崑曲六百年”系列節目:

崑曲作為“百戲之母”,是漢族的本體靈魂音樂。後世出現的京劇、漢劇、楚劇等都源出於此,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和莎士比亞戲劇並列,被譽為世界戲劇的三大源頭之一、“中華文化的雅樂”(連京劇都沒有獲得如此高的讚譽)。對所有愛好和學習京劇的人,崑曲都是必學項目。

當前,京劇已經現出疲態,而崑曲正在重新崛起。在文化圈和演藝圈內,崑曲在沉寂百年之後已經重新形成時尚。從XX年開始,《1699桃花扇》、《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國、全世界的觀眾里造成的轟動效應,至今仍未消散。這股文化潮流已經波及到了全國各地,從北京北大到xxx大,眾多的大學生、文化人都在討論、觀賞和學習著崑曲,這不是宣傳口號,而是事實。我的學生中,就有不少人利用假期自費去南京,就為了看一看《牡丹亭》的現場演出,而演出也絕沒有令他們失望。一出長達5個小時的崑曲演唱會,能在各種現代演出方式和文化潮流中屹立不倒長達7年,讓自費前往的觀眾趨之若鶩、場場滿座,讓眾多從未接觸中國戲劇的各地大學生淚流滿面,這難道還不能代表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最根本需求嗎?

該系列節目,既有歷史傳承的厚重,也有現代風潮的反思;既有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有當代藝術的反哺。在客群面上涵蓋了所有戲曲種類的愛好者,也涵蓋了高級知識分子人群。

“抗戰”系列節目:

這個系列很傷腦筋。問題全部在於細節。

關於抗戰的文章,網上一抓一大把,書店一買一大堆。但是這些素材如何適用於音頻表達方式?如何儘量準確的反映當時的戰況?這是一個大問題。

如果只是為了做節目,弄點抗戰文章錄出來,配上點緊張的音樂,以我的製作能力來看,得到好評應該不太難。但是我不想這樣草草了之。

於是我想辦法找來了一部120分鐘長度的《抗戰十四年》紀錄電影。這首先保證了對史實的交代準確無誤。然後以這部電影為藍本,一個字一個字 聽寫 打出文稿,以此為基礎,加入各種延伸出的文字資料,形成24集、每集23分鐘的系列節目解說詞。這是做起來很不容易的工作。

其次,是大量當事人的採訪。系列節目中,總計271段不同階層人士的採訪,涵蓋了參加抗戰的國共雙方和民主人士、海外抗戰人士的後代、侵華日軍老兵等,甚至有張學良、宋美齡等人在當年的原始錄音或回憶採訪。這都是很不容易收集到的資料。這些資料來自於大量的平時積累和蒐集各種相關的資料片、老電影、紀錄片,絕非一蹴而就。

再次,是各種音效和歌曲的選擇。抗戰是日本對中國14年的侵略,更是中華民族兒女8年的堅決反抗。在全國各地發生了那么多的戰事,在國共雙方犧牲了那么多的英才,在大江南北傷亡了那么多的平民。這些事件發生之後,在缺乏錄音資料的情況下,如何去準確還原,帶人走進那一段歷史?

我的做法仍然是大量蒐集音效。要做好專業節目,就得先成為半個專家。做抗戰節目,除了了解當時敵我雙方的各種戰事和政事,更需要了解和熟悉當時使用的大致武器所發出的聲音。有了這些聲音素材之後,就能夠準確的大致反映出當年的各種戰況。這一點,聽過節目的話應該會有印象,但可能不會去注意它運用的真實程度。我的抗戰題材節目裡絕不可能出現國內各種影視劇裡頭的穿幫醜態----例如鐵道游擊隊隊員竟然人手一把德國進口毛瑟駁殼槍、或者八路軍大量使用捷克輕機槍、或者日軍飛機俯衝攻擊時出現噴氣式飛機一掠而過等(二戰時期的確有噴氣式戰機,但僅限於試驗階段。要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才開始投入使用)。要知道,當年我國若有這等裝備,那就輪到我們去富士山飲馬了,還打什麼抗日戰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