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公報

重大項目:大石化350萬噸催化裂化裝置和600萬噸蒸鎦裝置等項目竣工投產;瓦軸、盛道、冰山、大顯等企業一批技改項目竣工;18個國債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其中已竣工7個。工具機鑄造等10戶企業完成了整體搬遷。數位化製造園等9個工業園區建設初見規模。日本的松下、三洋、東芝、佳能,美國的固特異,瑞典的skf,德國的蒂森·克虜伯等30多家跨國公司增資擴產或來連落戶。

企業改革:91.5%的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市屬中小企業改制面達到70%。10戶大型企業基本達到斯達式信息化管理水平,20戶大中型企業實現了物流、資金流的計算機管理。

企業效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203.6億元,比上年增長11.7%;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43.4億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91.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57.4%;實現利稅46.5億元,其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14.2億元,增長10.9%。

六、建 築 業

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增加值56億元,比上年增長13%。單位工程施工個數8100個,其中招投標承包工程4341個,占53.6%;單位工程竣工個數5941個,其中優良工程2147個,占36.1%;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85205元/人,增長16.1%。

七、交通運輸 郵電通信 倉儲業

交通運輸業:全年各種運輸方式貨物周轉量802.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其中,鐵路133.4億噸公里,增長3.6%;公路36.9億噸公里,增長6.1%;水運625.9億噸公里,增長4.1%;航空0.5億噸公里,增長41.5%;管道5.5億噸公里,下降11%。完成旅客周轉量92.9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5.9%。其中,鐵路37.6億人公里,增長2.2%;公路29億人公里,增長6%;水運8.3億人公里,增長4.3%;航空17.9億人公里,增長15.5%。

大連地區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1.12億噸,比上年增長6.4%,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長24.6%;港口貨櫃吞吐量135.2萬標箱,增長11.1%。沿海港口旅客吞吐量787.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7%。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3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8%;完成貨郵吞吐量9.3萬噸,增長16.8%。開通了大連至名古屋、大連至新西伯利亞的空中客運航線和大連至東京的空中定期全貨運航班,開闢了大連至敦煌和錫林浩特的2條國內空中航線。截至年末,空港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4條。開通了大連至歐洲貨櫃班輪航線和大連至韓國平澤海上旅遊客運航線,增加了大連至仁川航線航班,開闢了3條環渤海公共內支線,實現與上海、青島、天津等國內大港的互為中轉。截至年末,大連港共擁有貨櫃遠洋幹線9條、近洋航線36條、外貿內支線6條、內貿幹線8條,月航班密度超過240班。

郵電通信業: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7.7億元(XX年不變價格),比上年增長20.3%。完成函件總量6000.1萬件,增長23.6%;特快專遞140.8萬件,增長7.7%;郵送包件84.9萬件,增長8.6%;郵政儲蓄年末餘額53.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4%。截至年末,全市擁有郵政局所224個;城鄉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48.5萬門,比上年末增長10%;城鄉固定電話用戶179.9萬戶,增加26.6萬戶,其中住宅電話141.9萬戶,增加17.4萬戶,平均每百戶居民擁有固定電話72.9部,比上年增加6.1部。全年新增行動電話用戶31萬戶,增長22.4%;國際網際網路用戶達69.8萬戶,增長53.2%;數據通信總用戶70萬戶,增長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