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七大水系的408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占59.6%,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占16.4%,下降2.0個百分點。七大水系水質總體上持續好轉,部分流域污染仍然嚴重。

近岸海域298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占62.8%,比上年下降10.1個百分點;三類海水占14.1%,上升8.1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占23.2%,上升2.1個百分點。

在監測的330個城市中,有273個城市空氣品質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占監測城市數的82.7%;有53個城市為三級,占16.1%;有4個城市為劣三級,占1.2%。在監測的331個城市中,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占6.3%,較好的占67.4%,輕度污染的占25.4%,中度污染的占0.9%。

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262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13.4%;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6.9%,提高1.6個百分點。集中供熱面積39.1億平方米,增長3.0%。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5%,提高0.3個百分點。

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340億元,比上年增加1.1倍。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3743萬公頃,減少20.7%。其中,絕收486萬公頃,減少1.1%。全年因洪澇、滑坡和土石流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505億元,增加4.4倍;死亡3101人。全年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57億元,下降31.2%。全年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18億元,死亡51人。全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49.4億元,增加49.1%。全年累計發生赤潮面積10892平方公里,減少22.8%。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17次,成災10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35.7億元,死亡2705人。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7723起,下降12.8%。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79552人,比上年下降4.4%。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201人,下降19.0%;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2.13人,下降11.3%;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3.2人,下降11.1%;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0.749人,下降16.0%。

-----------------------------------------------------------------------------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年度農民工數量包括年內在本鄉鎮以外從業6個月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和在本鄉鎮內從事非農產業6個月以上的本地農民工兩部分。

[4]六大高耗能行業分別為: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5]鋼材產量及消費量數據中均含部分使用鋼材加工成其他鋼材的重複計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