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文化

舉辦第七屆瀋陽藝術節。評劇《我那呼蘭河》連續奪得三項國家級賽事的金獎第一名;承辦第九屆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雜技演藝集團被評為XX-XX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全年開展基層文化活動2.33萬次,參加民眾達1500萬人次。承辦了全國少年兒童校園劇大賽和遼寧省首屆農民藝術節等重大群文活動。建立圖書流動站點278個。成功舉辦了第三屆東北文博會,共吸引境內外800餘家文化機構參展,簽約額達330億元。

衛生

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新建和改擴建35所鄉鎮衛生院、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72所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到XX年末,全市衛生機構1771個(不含村級衛生組織)。其中,醫院179個;衛生院122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94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9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0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15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25個;衛生監督所14個。年末實有病床37528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9699人,其中執業醫師18615人,執業助理醫師1688人,註冊護士19655人。

體育

成功舉辦XX世界女子9球世錦賽,成為我國第一個主辦世界女子9球錦標賽的城市。瀋陽體育健兒在第十二屆全運會上為遼寧體育代表團奪得12.5枚金牌、15枚銀牌、10枚銅牌,居全省前列。大力實施“健身促和諧工程”。成功舉辦了瀋陽市第十二屆運動會。為全市500個村屯配置了籃球架和桌球台,更新107套健身路徑器材。新建國民體質監測分站11個、配置監測器材11套。到XX年末,全市體育人口達375萬人。加強體育彩票的管理和服務,全年完成體育彩票銷售額4.76億元。

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79.5萬人,其中職工189.1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2萬人和7.6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07.5萬人,增加32.9萬人;失業保險123.5萬人,減少2.2萬人;工傷保險163.2萬人,增加10.4萬人;生育保險226.3萬人,增加51.3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8.5萬人,參合率99.3%,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150元。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大學生參加居民醫保,實施農民工醫療工傷綜合保險。

全市7.1萬戶、13.4萬人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保障金2.98億元;4.7萬戶、9.6萬人享受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保障金7927萬元。6945戶、1.6萬人享受了城市低保邊緣戶救助;3605戶、8383人享受了農村低保邊緣戶救助。對城鄉低保戶、農村五保戶發放臨時物價補貼。城市醫療救助0.99萬人次,累計救助金額13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5萬人次,累計救助金額2640萬元。

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每月1095元,比上年提高132元。失業保險金人均支出標準為每月506元,提高34元。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市區和開發區700元,三縣一市600元。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三縣一市每人每月280元,其他區每人每月340元,均比上年提高4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三縣一市每人每年1600元,其他區每人每年2100元,均比上年提高300元。

完善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5箇中心城區示範性區域養老中心,新建和改擴建12所農村區域性中心養老院,新建100個示範性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站、10個街道陽光之家,為45萬老年人發放乘車優惠卡,為全市2.3萬戶空巢特困老人免費安裝應急呼叫系統。到XX年末,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158個,床位18634張,收養各類人員231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