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國小2009年度工會工作總結

XX年度,我校工會在上級教育工會及學校黨支部的領導下,深入學習《工會法》,加強自身管理體系的建設,全面提高民主管理質量,配合學校行政組織全校教職工團結進取、奮力開拓,加強學校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學校各項年度考核目標的達成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將一年來工會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開展“揚師風、正行風、樹形象”主題教育活動。 

一年中,我校圍繞“揚師風、正行風、樹形象”主題重點抓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1、認真組織學習《濱湖區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考核評分辦法》(討論稿)等檔案,開展教工寫學習體會文章,定期組織家長、學生參與師德測評等活動。並將師德考核綜合成績與每月文明辦公室考核掛鈎。

2、學習典型事跡,激發工作熱情。中心國小大張旗鼓地評選了首屆“十佳孝心園丁”,並通過網路和學校《孝心報》宣傳師德標兵先進事跡。

3、利用參與區工會“十月風”辨榮辱,崇廉潔,樹新風詩歌朗誦會,學校發動各工會小組以身邊學習榜樣為原型,創作濱小教師讚歌,樹立師表榜樣。

4、統一組織學習教師禮儀,收看金正昆教授教師禮儀講座,開展爭創教師禮儀標兵活動。

5、結合教師節慶祝,開展了“百名教師訪百家”活動,密切家校聯繫,以踏踏實實的工作回報社會。

6、中心國小黨員幹部與學校貧困學生扶貧結隊,一助一,見真情。

7、關心英語教師創建區青年文明號,樹立優秀辦公室典型,初見成效。

8、擬訂《教師一日常規》,開展文明辦公室評比活動,將獎金與各辦公室教師群體工作掛鈎,教師之間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得到明顯加強。 

二、堅持校務公開,加強行風建設,發揮工會的監督功能。

教職工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和建設者。我校工會長期以來,一直關心職工生活,堅持教代會制度,充分發揮教代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增強教師的主人翁精神,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1、實施民主管理。

在確定學習三年發展目標及每學期學校具體工作計畫前,我校都能及時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建議。由學校黨支部及工會委員會商榷列出教師建議要點,讓積極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學校重大改革、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正都能提前聽取教師合理化建議。 

2、堅持校務公開。

學校工會全面貫徹關於“校務公開”的意見精神,積極組織實施學校校務公開。學校黨支部和工會聯合召開行政辦公會,全校教職工大會及教職工代表大會,向全校教職工全面公開整個工作情況。同時分別召開座談會,傾聽全校師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設。工會努力發揮校務公開領導小組、民主管理監督小組及財務監督小組的作用。這些小組的正常活動結合教代會的定期召開,使學校民主渠道更為暢通,財務支出更為合理。花的錢民眾較為滿意,錢也化在刀刃上。在教師考核評優中,在學校黨建、財務、職評、評先、考核、福利、教學、培訓、後勤等方面,工會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堅持公開、公示,比奉獻、重實績,讓學校政策出台、評比結果令人信服。校務公開使教職工對學校發展前途、改革的目標、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式進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全面調動了廣大教職員的積極性,增強了廣大教職工參與管理學校的意識,加強了學校的民主建設和廉政建設。 

三、急教工所急,想教工所想,把工會建成溫暖的職工之家。

我們感覺要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不僅要在工作上壓擔子,更要在生活上關心教師,切實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把工會辦成真正的教職工之家。

首先,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我校每年都要招進一批年輕的教師,這些教師活動能力強,知識結構先進,為學校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於年紀輕,生活閱歷淺,容易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為了幫助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同行政一起召開 “新教師座談會”,落實師徒結隊,認真了解新教師的思想狀況和生活困難,給他們以溫暖的關懷。

其次,關心教職工的實際困難。有生病住院的,一定組織人員及時看望慰問。把學校的關心送到每個教職工的心坎上。 

在保證工會會員福利上,我校一向將所有成員作為合作共同體的一員,逐年提高,一視同仁。我校保證了教師兩年一次的體檢、療養,一年一次的教師春遊,兩年一次的暑期旅遊,每年小組自主文體活動費足額發放。 

真摯的關懷為廣大教職工解除了後顧之憂,使他們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把學校事當作自己事,積極地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學校管理和建設中,為學校發展作貢獻。

四、開展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豐富教職工的業餘生活。 

我校年輕教師較多,年輕人精力充沛,充滿了活力。為讓廣大教師的業餘生活既豐富多彩,又高雅不俗,校工會組織建設好了羽毛球館、桌球室、健身房等陣地,開展了各種文體活動,豐富教工業餘生活,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如積極迎接區級文體比賽,我輔導區都全員發動,提前開展校級文體比賽,層層選拔,在片級、區級比賽中都獲得了較好成績。下半年開展的工會自主小組活動,我們下撥工會活動經費,讓小組長和各委員支配,自主選擇適合該小組的活動,更為活躍教職工的身心起到了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