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管理局工作總結

(二)努力拓寬融資渠道

1、精心組織招商引資。今年,招商引資工作的重點放在現代中藥、礦產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旅遊服務等項目上。圍繞西洽會和各種項目推介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辦法吸引外地客商來我市投資興業。“西洽會”上共簽約重點招商項目*個,總投資*億元,契約引資*億元。通過參會招商、叩門招商、網路招商,吸收外地客商來我市投資辦企業。全年簽約招商項目74個,計畫總投資99.15億元,其中,契約引資*億元,已到位資金*億元。

2、努力搭建銀企合作平台。借市縣區政府銀企合作推介會平台,主動與金融機構聯絡,向金融部門推薦重點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60多戶重點企業得到了銀行支持。同時,引導企業規範管理,擴大生產,爭取更多的企業按照商業銀行的條件達標入圍,我們積極向金融部門推介管理水平好、誠信意識強、市場前景好的項目及企業,多方面爭取金融部門支持。

3、多渠道籌措發展資金。引導企業加強資本積累及通過入股等方式吸納民間資金投入等多渠道籌措發展資金。按照各級政府對企業的資金扶持主要放在優質項目的扶持方向和各類扶持資金的政策規定,認真做好財政扶持項目考察、論證、編制、審定工作。我局會同市財政部門,積極組織申報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個,申請資金*萬元。申報省財政扶持鄉鎮企業項目*個,省財政已下達我市該*個項目無償資金*萬元。

(三)加快建設公共服務體系

1、信息化服務網路體系建設。編刊《工作交流》簡報,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分管領導審閱,匯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全年編刊簡報13期27篇。發揮網際網路作用,擴容了市中小企業、鄉鎮企業、非公有制經濟信息網站,並與市政府入口網站連結,及時維護更新了市局網站,全年編刊各類信息120多條。開展了規模以上企業信息化基本情況調查。

2、培訓服務體系建設。繼柞水縣建成商洛首家“中小企業創業培訓基地暨遠程創業培訓基地”後,經過多方協調,努力爭取縣區政府和省局扶持,先後又建成了****等4個縣區中小企業培訓基地,培訓基地共舉辦職工培訓、創業輔導、技術創新、信息諮詢、市場開拓培訓班35期,培訓各類人員**多人次。市局、*縣、*縣中小企業培訓中心正在積極申報籌建,以實現我市中小企業創業培訓縣區級全方位覆蓋。與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合作,實施“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經過精心組織,舉辦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商洛班,培訓管理人員*人,培訓效果明顯。

(四)加強發展的指導和規劃

1、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圍繞突破發展的目標,以擴張總量、提高質量為重點,做大做強礦產業,提升建築建材業實力,大力發展醫藥化工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礦產業通過礦產資源整合,走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經營,規範化管理,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建材業、醫藥化工業、農產品加工業通過技術創新、產品開發、標準生產、規模擴張,走多層次發展的路子,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2、重點調度規模企業,開展經濟形式分析。通過對主要行業、重點企業、主要產品的季度分析,準確把握經濟運行走勢,及時發現運行中傾向性的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增強了經濟運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3、規劃建設工業園區,實現企業群集發展。為提升工業園區發展水平,實現工業經濟的科學合理布局和突破發展,在對全市中小企業工業園區進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組織人員制定《**市中小企業工業園區發展規劃》(XX-2015)。各縣區積極規劃和籌建一批新的縣級中小企業工業園區,***中小企業創業園、**生態科技園完成詳細規劃,**午峪工業園區、*縣中村釩業小區和釩鎂現代材料產業園區完成總體規劃,柞水桃園盤龍小區和洛南陶嶺中小企業創業園項目已啟動建設。園區建設從完善設施,強化服務入手,吸引中小企業和創業者進駐園區。共投入工業園區建設資金**多萬元,工業園區增加值同比增長20.85%,總量接近全市非公經濟的一半,**縣盤龍生態產業園內3戶龍頭企業,帶動了3戶配套性企業較快發展,**工業區2戶龍頭企業帶動了7戶配套性企業快速發展,工業園區群集效應更加凸現。

(五)積極引導企業提高整體素質

1、實施科教興企戰略,提高企業綜合素質。強化培訓,重點培訓廠長經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全員職工培訓1.9萬人次,其中培訓廠長經理860人,培訓專業技術人員2591人。鼓勵創新,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推廣新技術21項,開發新產品21項。爭創名牌,在現有品牌基礎上,支持企業打造一批**名牌、全國名牌產品。科企對接,引導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開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的合作,申報省級科技進步獎6個,創建科技先導企業9個。

2、促進企業節能排減,支持發展循環經濟。配合相關部門,落實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措施,引導企業認真貫徹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法》和《節約能源法》等法律法規。在落實扶持政策、先進評選等工作中,非常重視企業節能排減和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情況。**南等縣的非公有制資本,積極投資建設小水電站,開發利用水力資源。**秦東水泥廠通過技改,建起脈衝袋式除塵器,在生料中添加節能減排增加劑效果良好。**縣**化工公司投資700萬元建成年產100噸黃姜皂素清潔生產線,現已投入試產。

3、加強安全培訓,確保全全生產。按照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總體部署,市局與各縣區局、縣區局與重點企業,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特別是礦產企業,進行全面檢查、排查,查隱患,堵漏洞,確保全全生產。採取多途徑培訓,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切實抓好安全生產,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落實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設施建設投入。全系統共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活動44次,發放傳單16.8萬多份,懸掛橫幅618條,出動宣傳車120輛,製作展版237塊,簽訂安全責任書539份,安全生產培訓人員1.14萬人,配合安監、國土、公安等部門開展安全檢查多45次,確保全市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安全生產。

三、存在問題

目前,我市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逐步改善,發展勢頭很好。但是,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從外部條件看:一是企業融資難,發展資金“瓶頸”難以突破;二是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最佳化;三是已出台的各項發展政策,在執行中未能完全落實到位。從企業自身情況看:一是規模小、層次低,集團型、外向型企業少,技術創新能力弱,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二是結構不合理,多數企業分布在商業、流通服務業及初加工領域,而以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數量較少;三是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部分企業發展意識不強,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人才匱乏。這些困難和問題有待於今後發展中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