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社會事業工作報告

(四)努力提升社會保障和民政工作整體水平。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以促進城鎮困難人員、“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就業為重點,建立城鄉協調的就業機制,在勞動就業培訓、開發崗位、落實政策、強化服務上下功夫,力爭XX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600人。嚴格落實各項優撫政策,妥善安置歷年未安置退伍軍人。加大公共財政對社會保障的資金支持力度,鞏固和擴大養老、失業、工傷、生育、醫療保險覆蓋面,切實抓好“三條保障線”銜接和事業單位、個體私營企業參保工作,強化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和管理,確保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按時足額發放。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認真落實《xx市貧困農牧民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建立健全社會醫療救助和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突出抓好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繼續做好城鎮居民低保工作,啟動農村貧困人口低保工作,力爭XX年將全縣農村困難農牧民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低保。全面推行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健全殘疾人保障工作機制,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健全以緊急救援為核心的救災工作體制,不斷提高災害救助應急能力。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善健全鄉村文明公約,加強新農村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民主管理。圍繞xx縣特色產業發展,以培育發展行業協會為重點,加強民間組織培育管理。

(五)加快檔案規範化管理步伐。組織啟動《中國共產黨xx縣簡史》編寫工作。加強史志、黨史整理編纂出版工作,啟動第二輪《縣誌》編修工作,增強史志為現實服務的能力。加快縣、鄉、村三級檔案信息網路建設,抓好xx縣農村和農業檔案管理,逐步實現“村檔鄉管”,加強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使農村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繼續做好向社會、向民眾開展已公開現行檔案的查閱利用工作,根據民眾的需求,加大收集力度,拓寬收集範圍,進一步深化服務內容和形式,讓現行檔案閱覽中心真正成為服務基層、服務社會、服務民眾的視窗。切實做好檔案的接收和徵集工作,把檔案館真正建成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利用服務中心、現行檔案查閱利用中心。

(六)發揮殘聯和紅十字會等民眾團體的作用,為構建和諧xx作貢獻。發展社會事業,需要包括殘聯和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在內的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殘聯和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要找準定位,拓展工作渠道,加強自身建設,發揮各自優勢,團結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進一步提高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的能力。紅十字會要積極開展人道主義救助工作,募集資金,救助弱勢群體,協助政府在人道主義領域多做好事善事,以實際行動體現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紅十字會的“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殘聯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殘疾人工作的新方式,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各類殘疾人協會,充分發揮“代表·服務·維權”作用,密切聯繫廣大殘疾人,活躍基層殘疾人生活。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普遍組織志願者開展文化、科技、法律助殘,支持殘疾人工作,為殘疾人提供志願服務。

三、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的措施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