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08號)、《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xx]3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國辦發[x]37號)、《xx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的通知》(x政發[x]65號)、《xx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全省污染源普查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xx市實際,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普查工作目標

全面掌握各類污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費用等情況,為污染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依據。建立xx市各類重點污染源檔案和各級污染源信息資料庫,促進污染源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礎,為制定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規劃提供依據。通過普查工作的宣傳與實施,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

二、普查時點、對象、範圍和內容

(一)普查時點

普查時點:xx年12月31日。

時期資料:xx年度。

(二)普查對象與範圍

污染源普查對象為xx市境內有污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污染源普查範圍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和其他產生、排放污染物的設施。

1、工業源。主要普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第二產業中除建築業(含4個行業)外39個行業中的所有產業活動單位。工業源普查對象劃分為重點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別進行詳細調查和簡要調查。重點污染源範圍:

(1)有重金屬、危險廢物、放射性物質排放的所有產業活動單位;

(2)11個重污染行業(造紙及紙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紡織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中的所有產業活動單位;

(3)16個重點行業(飲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非金屬礦採選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金屬製品業、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製造業)中規模以上企業。

一般污染源是指工業源中除重點污染源以外的工業企業。

2、農業源。主要普查第一產業中的農業、畜牧業和漁業。

農業源普查範圍主要是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劃,針對穀物種植業、油料和豆類作物種植業、棉麻等種植業、蔬菜及花卉種植業、茶果類及中藥材種植業的主要產區開展肥料、農藥和農膜污染調查。

畜牧業和漁業源普查範圍是人工飼養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和養殖專業戶、淡水養殖場。

3、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產業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單位和城鎮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產業普查範圍主要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宿業、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包括洗染、理髮及美容保健、洗浴、攝影擴印、汽車與機車維修與保養業)、醫院、具有獨立燃燒設施的機關事業單位、機動車、民用核技術利用和大型電磁輻射設施使用單位。

城鎮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明水城區、建制鎮為單位(不包括村莊和集鎮)進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調查。

4、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普查範圍是xx市污水處理廠、xx市垃圾處理廠。

(三)普查內容

1、工業源

(1)企業的基本登記信息及其它相關情況,包括企業排污口情況、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況,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電、氣等)結構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輔材料消耗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