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患者護理方案

小兒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可有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所致,小兒肺炎患者劇烈咳嗽或痰液較多導致呼吸困難嚴重到窒息。其臨床特點為咳嗽,氣促,發紺,發熱。聽診有肺炎或實變表現【囉音,支氣管呼吸音,支氣管羊音,呼吸音降低】,呼吸困難,如果處理不當可危及生命。臨床護理在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做好此類患者的護理是促進疾病好轉,緩解呼吸困難,減輕咳嗽咳痰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每位醫生、護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轉危為安,使患者家屬安心。現將小兒肺炎患者護理的體會報告如下。

1  病例資料

1.1  一般情況

患者譚某,女性,出生1個月  未婚。於XX年1月10日9:30由門診收入新生兒科 家人報送

1.2  健康史 主訴不詳

家屬口述患者一天前洗澡後出現劇烈咳嗽,喉嚨有大量濃痰,哭鬧不止,而且伴有發燒。無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皮膚無黃染,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小兒肺炎”收入我科。既往史:卡介苗、B肝疫苗均已注射,母親無既往病史,否認“肺炎、肺結核、傷寒”病史。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無食物及藥物過敏史,患者已接種卡介苗、B肝疫苗。個人史:第一胎,第一產,足月兒。單胎。出生體重3.88kg胎膜早破:無。胎兒宮內窘迫:無。分娩方式:經陰道分娩,平產。羊水:量不詳。臍帶正常,胎盤正常。apgar評分不詳。

1.3  體格檢查

患者自起病以來精神欠佳,呼吸困難,大小便正常,體重下降。

1.4  實驗室及影像檢查

t  36.9℃,p  98次/分,r  20次/分 。

患者對刺激反應可,張力正常,眼球運動靈活,雙側瞳孔正大等圓,約2mm大小,對光反射靈敏,皮膚可見散在紅色丘疹,無出血點,發育正常,食慾好,睡眠足,呼吸微弱,可見明顯呼吸三凹征,精神面貌差,臉色蒼白,呼吸困難,肺部固定濕囉音,心音有力,節律整齊,無雜音。全身皮膚無黃疸,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無血腫、五官無畸形。眼結膜、口唇、甲床蒼白,鞏膜無黃染,全身無潰爛。耳鼻無異常。口角無歪斜,口唇無發紺,伸舌居中,咽無充血,雙扁桃體無腫大。頸對稱,雙頸靜脈無充盈。胸廓對稱無畸形。兩側語顫均等,心界正常,心率135次/分,率齊,各瓣膜區聽診無雜音,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腹部未觸及包塊,肝脾肋下未及,雙腎區無叩及痛,腸鳴音活躍。臍部殘端已脫落,臍部乾燥,無血性分泌物,無臭味,肛門及外生殖器未見異常。擁抱反射正常,握持反射正常,吸吮反射正常,覓食反射正常。圍巾征正常。脊柱四肢無畸形。雙下肢無水腫,四肢肌力及肌張力正常,無亢進。

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提示:白細胞數18×10 ^9∕l↑,中性粒細胞40.84↓%,提示白細胞增多,肝功能提示:總膽紅素:15.8 mol/l↑、直接膽紅素:48  mol/l↑、間接膽紅素:8.2  mol/l↑,心肌酶示:乳酸脫氫酶:401.87u∕l↑、肌酸激酶:212.1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54.10 u∕l↑,腎功能、電解質正常,降鈣素原0.19ng∕ml↑,大便常規正常。血型為b型,rh陽性,優生優育四項正常。血培養示溶血葡萄球菌,對慶大黴素、利奈唑胺、萬古黴素、替加環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敏感。

1.5  入院診斷:

1.新生兒肺炎

2.a b o血型不合?

3.新生兒窒息

1.6  治療措施

上心電監護,頭孢唑肟抗感染,維生素c氯化鉀靜滴、阿莫西林德、沐舒坦、地奈德、干擾素霧化吸入,給氧,吸痰。

1.7  治療效果

咳嗽減少,痰液減少,體溫正常,精神面貌改善,病情得到控制

1.8  護理診斷

1. 呼吸道無效 與呼吸急促,患兒咳嗽反射功能有關。

2.氣體交換受損  與肺部炎症有關。

3. 有體溫改變的危險 與感染、環境溫度變化有關。

4. 潛在併發症 心力衰竭,與嚴重缺氧、酸中毒有關。

2.  護理措施

2.1  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  接診咳嗽咳痰、呼吸困難、體液流失患者首先在肘靜脈、頸內靜脈等大血管建立靜脈通路,儘早補液,觀察患者呼吸,心率,面貌。

2.2 保持呼吸道通暢  患者取平臥,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嗆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