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工作方案

責任單位:質監局所

配合單位:食監所、工商所等

㈢ 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1、負責開展轄區內超市賣場、集鎮區和農村食雜店等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的專項整治,配合工商行政部門開展食品專業市場、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積極開展上市保健食品安全抽檢,打擊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

2、全面深入實施餐飲單位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認真落實《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範》,進一步規範衛生許可證和監督工作,加大對餐飲衛生重點區域、重點場所和重點食品的監督力度。尤其要加強對集中供餐配送單位、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和小型餐館的食品衛生監管。

3、配合所部開展豬肉質量安全的專項整治。會同鎮農技中心嚴肅查處生產加工、銷售病死豬肉、含有瘦肉精殘留豬肉等違法行為,嚴防病死豬肉、未經檢疫(驗)或檢疫(驗)不合格豬肉進入加工流通消費環節。

工作目標:到今年年底,全鎮大型賣場、超市100%建立進貨台賬;徹底解決小食雜店、小攤點無照經營行為;村、街道、食雜店100%建立食品進貨台賬制度,記錄貨物來源;基本消除銷售無生產許可證食品的違法行為,基本遏制銷售過期變質、有毒有害、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規範保健食品經營行為和廣告發布。

責任單位:食監所

配合單位:質監局所、工商所等

㈣ 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全面開展10類重點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1、建立企業質量檔案。以實施生產許可證和3c認證管理的電線電纜、人造板、低壓電器、家用電器等10類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產品為重點,全面開展摸底調查工作,建立企業質量檔案,並實施分級監管;加快推進重點產品中的名優企業加入電子監管網。

2、開展證後監管。加強對發證企業生產條件是否符合發證要求、生產所使用的原輔材料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以及是否存在制假售假違法行為的監督檢查,做好監督檢查記錄,嚴格監督檢查後處理。

3、嚴格監督抽查後處理工作。對國家、市、區產品抽查不合格的企業,依法嚴格執行整改複查和複查情況上報工作。對發現存在區域性嚴重質量問題的情況,及時匯報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有關部門。

4、加大執法檢查和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偷工減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產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違法行為;堅決查處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或3c認證進行生產、銷售以及在經營活動中使用無證產品的違法行為。

工作目標:通過專項整治行動,督促企業嚴格按照規定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嚴把原材料、基礎元器件、外協件入口關,嚴格工作紀律,嚴格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嚴格產品出廠質量把關。產品質量安全進一步鞏固提高,到今年年底,完成10類產品質量檔案建檔工作,10類產品無證生產行為基本消除,獲證企業生產產品的抽查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其中大型企業達到95%以上,區域內的制假售假重大違法活動得到杜絕。

責任單位:質監局所

配合單位:食監所、工商所等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㈠ 切實加強領導

成立“鎮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統一部署協調有關重大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經濟發展管理辦公室綜合科,負責研究整治行動方案,督促檢查工作進度,分析輿論動態,研究應對措施等,為鎮領導小組決策提供依據。各單位應根據本鎮行動方案的要求,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治目標和整治方案實施細則。

㈡ 健全責任體系

各單位要切實把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調研,掌握情況,及時將工作責任落實到位,並督促檢查。對產品生產集中的重點區域,深入開展區域整治,創建優質產品生產基地。對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發、區域制假問題長期不能解決、或是發生惡性質量安全事件的單位要追究主要負責人責任。對在行動中失職瀆職、包庇縱容制假售假活動的政府、部門領導和有關責任人,要堅決嚴肅查處,依紀給予行政處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屢教不改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要依法查處。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層層落實責任。

㈢ 強化行政執法

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各司其職,協同配合,重拳出擊,形成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城區聯動的綜合打擊局面和強大的打擊合力。各職能部門發現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應當立即書面通知並移送其監管部門,有關處理部門應當立即處理,不得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