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實施殘疾人保障法情況匯報

市人民政府

一、全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整體狀況

自新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頒布實施三年來,我市深入貫徹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和有關法律法規,致力於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康復救助、教育就業、社會保障、文化生活、組織領導和環境建設等方面作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和條件明顯改善,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殘疾人工作在建設殷實和諧經濟文化強市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康復救助工作方面:按照國家提出的到2024年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我市重點推進社區康復服務網路建設,重點實施了“共享陽光助行工程”和“共享陽光光明工程”、“共享陽光兒童救助工程”。

按照“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的要求,紮實推進社區康復服務網路建設。為讓肢殘人站起來、走出去,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實施“共享陽光助行工程”。 為讓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切實抓好防盲治盲工作,集中實施“共享陽光光明工程”。本著“救助一個孩子,就是救助一個家庭”的工作理念,實施“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工程”。

(二)教育就業工作方面:切實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和勞動權利,重點實施“共享陽光助學工程”、“共享陽光萬人培訓工程”、“共享陽光就業創業雙百工程”,大力發展殘疾人教育,著力促進殘疾人就業,讓廣大殘疾人依靠知識和勞動增強自信、實現自立。

認真實施《殘疾人教育條例》,貫徹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普及為重點的方針,大力發展特殊教育。深入實施《殘疾人就業條例》,採取優惠政策和扶持保護措施,著力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市政府專門制定了《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的意見》,出台了對企業吸納殘疾人就業實施稅費減免和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對殘疾人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實施稅費優惠和資金支持,實施就業援助開發公益崗位助殘就業等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以實施“萬人培訓工程”為抓手,加強殘疾人勞動技能培訓,提高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根據殘疾人自主創業和擇業要求,合理調整專業設定,結合我市的產業優勢和傳統技術,重點打造書畫裝裱和篆刻、平面設計和攝影、內畫和刻瓷三個特色培訓基地,提供就業“直通車”服務,使接受培訓的殘疾人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以創建100個就業扶貧基地和扶持100名殘疾人“小老闆”的“雙百計畫”為抓手,深入推進“兩基一體化”建設,確保每個鄉鎮至少建立1處就業扶貧基地,集中安置和輻射帶動5000-10000名殘疾人就業,每個“小老闆”吸納帶動5名以上殘疾人合夥發展。

(三)社會保障工作方面:集中實施“共享陽光安居工程”、“共享陽光安養工程”、“共享陽光社保工程”,積極構建惠及所有殘疾人的政策保障體系,切實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讓廣大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為切實解決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住房危陋困難,集中實施“共享陽光安居工程”。市政府確定用三年時間,集中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安居工程。經過各級的共同努力,三年共投入資金3963萬元,使2600戶、3129名貧困殘疾人入住新居。以來又對200戶殘疾人住房進行修繕,還為最困難的安居工程戶配備了床、被褥、灶具等生活必需品。我市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安居工程”,以建設數量多、財政補助高、社會效果好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