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總目標,以落實中國小管理規範,打造區域教育品牌為抓手,進一步強化管理意識、改革意識和創新意識,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優質發展和個性發展,進一步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提升教育發展品位,全面完成《丹陽教育事業“xx”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

二、工作目標:

1.事業發展目標:全面推開0~3周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覆蓋率85%以上,幼兒及家長、看護人員接受早期教育指導率55%以上,3~6周歲幼兒入園率99%以上;國小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保持100%;國中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分別為100%、99.9%、99.9%;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9.9%,鞏固率99%以上;高中普及率98%以上。

2. 學校創建目標:爭創鎮江市現代化國小和國中20所、鎮江市優質幼稚園1所,創建江蘇省、鎮江市健康促進學校6所、鎮江市級以上綠色學校30~40所、鎮江市“中國小學生行為規範示範校”8所,100%國中學校創建成鎮江市無流生學校或控流先進學校。在所有學校普及特色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建設特色鮮明的領銜學校10所以上。

3.教育質量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發展觀,加強對各學段教育教學質量的科學檢測和監控,促進國小、國中與高中之間的有機銜接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工作思路:

(一)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在抓規範中強化管理,切實維護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1. 規範校務管理,維護教育公平。進一步落實《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和《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精神,增強法規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大專項督導和問責力度,促進學校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在自查、梳理、整改中規範辦學行為,破解發展難題,提升辦學水平。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以任何名義分快慢班、重點班,面向全體進行班級均衡化配置,保證教育的公平性;關注弱勢群體,維護教育的公益性。認真貫徹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重視流動人口、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就讀工作,關注留守兒童、貧困兒童等弱勢群體的教育。加強控流工作和學籍管理,嚴格轉學、休學、復學手續,建立完善的電子學籍檔案,各國中創建鎮江市無流生學校或控流先進學校,確保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根據《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積極推進城鄉義務教育標準化和現代化建設,加快標準化班額推進步伐,通過努力,逐步達到國小每班35以內,國中每班40人以內,小班化教學25人左右。

2.規範教育管理,建設文明校園。整體規劃學校德育工作,進一步增強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高德育隊伍建設水平,完善片級德育工作機制,發揮好德育協作共同體的整體聯動功能,認真貫徹實施教育部《中國小班主任工作規定》。重視德育課程建設,加強學科教學德育滲透,全面開展與學科課程相銜接的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切實發揮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的育人作用。深入開展民族精神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紀律教育。高度重視中國小生命教育,將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防“艾”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機整合,豐富中國小生命教育內容。加強禮儀教育和養成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有效活動,豐富幼兒德育教育內容。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創建各級“綠色學校”。建設合格的心理諮詢室,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繼續在全市中國小開展“尊師愛生、儀禮文明”系列活動。推廣學校學生自主管理的經驗和成果,持之以恆地抓好養成教育的細節管理、常態管理和過程管理,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學生管理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