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民政局民政工作計畫

XX年度全縣民政工作總體思路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任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為民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抓好救災救濟、城鄉低保、優撫安置、基層組織建設、社會事務管理等各項工作,努力實現民政工作服務管理的新提升,確保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

一、切實做好新時期的社會保障工作

(一)持續推進城鄉低保規範化管理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鄉低保工作有關制度,強化對低保資金的監管力度,確保按時發放,對城鄉低保開展一年一度動態管理,準確認定低保對象,切實做到應退盡退、應保盡保,使最困難的民眾得到應有救助,同時,加強對低保信訪工作的查處力度,做到有調查、有落實、有反饋,確保低保資金髮放及時安全。

(二)認真落實《五保供養條例》

督促已建的敬老院投入使用,建立和完善敬老院管理制度,落實“五保戶”基本生活條件,按時足額發放“五保戶”供養資金,努力提高“五保戶”集中供養率。

(三)加快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體系建設

推進農村困難家庭醫療救助工作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銜接,認真做好農村低保對象、農村重點優撫對象、農村革命“五老”人員、農村重度殘疾人醫療救助工作,實現救助對象醫療費用“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做到資源共用、信息共享、結算同步、監管統一,切實把醫療救助這項關係困難民眾生存發展的工作做好、做實。

二、強化對社會福利企業生產的管理指導

督促落實國家對殘疾人就業的優惠政策,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做好福利企業的年檢工作;引導鼓勵和支持社會興辦發展社會福利企業,擴大殘疾人就業覆蓋面。

三、加強救災體系建設和救災物資儲備工作

一是進一步健全完善救災資金分級負擔機制和救災工作分級管理體制,協調或督促縣鄉兩級建立救災預備金,縣級50萬元/年,鄉鎮一級(大的鄉鎮20-30萬元/年,小的鄉鎮10-15萬元/年),確保大災無大荒、災年無疫情,受災民眾衣食住行無憂慮;二是做好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組織督促相關部門和各鄉鎮加強對民眾的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廣大民眾對防災減災的知曉率和避災自救能力;三是認真做好汛期抗災準備工作。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制,落實好各級領導責任,開通汛期災民求助熱線,完善抗洪救災搶險預案,做好衣、被等救災物資的購買和入庫工作,配備必要的救災設備,提高救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四是加快我縣的災害避災點建設,確保人民民眾在災害來臨時安全過渡。五是著力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注重災後重建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相關部門和鄉鎮通力合作,層層落實責任制,加強督查,確保完成災後重建工作任務。

四、持續抓好民政民生工程建設

一是繼續實施農村敬老院建設,XX年擬新建或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2所,列入省級補助項目,當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抓好縣社會福利中心和縣德安醫院遷建工程建設。縣社會福利中心完成第一期工程,3幢樓交付使用;縣德安醫院爭取完成一期3幢樓建設,力爭當年底投入使用;三是做好福仙陵園續建工作。切實抓好福仙陵園進園道路,園區內通道的水泥硬化建設和公墓區主體建設,辦公樓內外裝修和職工宿舍樓動工,力爭安置區全面投入使用,公墓區、骨灰樓部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