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工作室半年工作計畫

風格形成。工作室成立兩年來,通過工作室的紮實的研究,刻苦的鑽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種活動,每位成員都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有了更貼近的學習平台,從而教學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教學理念得到進一步提升,全體成員在教學藝術和教育思想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每位成員具有高品位的教育教學藝術,能夠按照教育規律和學生的心理規律,智慧地、藝術地教育學生,靈活地、技巧地駕馭課堂,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點。在繼承和發揚名師精神的同時意味著自己有個性的教學風格。本年度,工作室將繼續帶領成員深入剖析,不斷深入課堂,進一步總結和提升各成員的教學特點,進一步錘鍊進而形成各自的教學風格。

(三)專題研究,特色推進。

課題研究。“基於建模思想的國小數學三材開發的研究”已紮實推進了兩年,我們從教材和學材兩個方面進行了有質量的探索,對教材四大板塊的進行了系統梳理,對數學與歷史、數學與文化、數學與思維等若干個領域的學材開發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各年段的學材開發的成熟課例。本年度的研究重點將繼續立足兒童的數學,開展基於已有版本教材的學材的研究與開發,深入研究教材,對適合進行學材開發的教材內容進行梳理,形成更為完善和實用的學材體系,同時,也將開始對習材的研究與開發。

課例研究。教材梳理和學材開發相結合,探索適合學材開發的教材內容。本年度,工作室的研究課將以系列化的形式開展。每月兩位老師上研究課,每一節為教材研究課,第二節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開發出延伸學材課。工作室成員圍繞其研究價值、模型思想、建模過程等方面進行探討。形成典型的、系統的課例,並建立資源庫。

(四)規範管理,保證工作室順暢運作。

工作室成員及時交作業。每月至少一篇教學設計或教學案例。每學期至少寫一篇教學論文,並在市級以上獲獎或發表。每位成員每年開展一次市級公開果並做好評議,每位成員每月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並及時上傳讀書心得。

工作室活動紮實有成效。每學期至少一次有質量的有規模的外出學習考察。每月一次業務學習,定點、定時、定內容進行交流。充分發揮網路的優勢,每月一個話題,工作室成員進行討論和交流。

工作室考核評估有依據。加強工作室日常活動的制度建設管理,對每位成員作業每月進行檢查評估,對保質保量完成的成員進行加分制度,對沒有完成任務的工作室成員進行扣分制度。增強工作室工作的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工作室工作機制,使工作室活動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

(五)發揮輻射作用,體現指導價值。

本年度,工作室將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加大對本市其他兄弟學校的輻射功能,進一步體現出工作室在教育教學、教學研究方面的指導價值。工作室成員將開設教學示範課、觀摩課,根據上級的要求與安排開展送教活動,擇機開設有關教育教學與研究方面的專題講座,積極建設好工作室網站和工作室部落格,上傳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室的最新動態,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四、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