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小數學組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縣、教導處工作計畫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和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認真搞好教學研究、紮實有效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聚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努力使數學教研組在有朝氣、有創新精神、團結奮進的基礎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二、目標任務:   1、努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把握好每一堂課。   2、在數學學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質教育,讓本組教師成為一支思想素質、業務素質過硬的數學教師隊伍。   3、狠抓創新教育,加強數學課堂改革力度,積極開展各項教研活動,提高現代教學水平,切實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積極開展業務學習活動,在全組形成教研之風、互學之風、創新教育之風,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協助教導處抓好各年級教學研究工作,提高教學質量。6、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由備課組長帶領同級組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落實新課標的要求。三、具體措施:  1、把握教材關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閱讀、鑽研教材,把握各單元、各節的教學要求和重難點,熟悉教材的特點和編者的意圖,訂好所教學科的教學計畫。計畫要體現每單元重難點以及採取的措施,研究解決難點的方法。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練習策略。對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記錄,及時進行反思,認真反思個人的教育教學心得。 2、規範日常工作 嚴格規範數學教學常規。開學初每位教師要認真制定各年級教學計畫,認真備課、上課、布置和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組織數學學科的質量調查。配合教導處對教師業務常規情況以檢查與考核。其中特別在本學期要規範備課組集體備課的落實;學生作業的規範性要求,包括學生書寫作業的規範和教師批閱作業的規範。還要突出教學管理中的“三抓”:  (一)、抓集體備課,注重活動過程的實效性。儘量做到每個單元都能進行集體備課,對於重點內容要進行研究、討論,制訂出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以及基本的教學環節。對於上課及學生作業反饋的問題,要及時討論,商量改進的方法,並認真寫好教學反思,每位教師每學期寫好不少於8篇質量較高的教學反思,要求在質量上要有新的突破。 (二)、抓課堂教學。學校為了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及經驗豐富教師的“傳、幫、帶”和業務工作的引領作用,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本學期,學校舉行了“師徒”結對的活動。並繼續深入課堂聽課,結合學校的“一人同課多輪”、“同上一節課”等形式,大膽嘗試“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果,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抓作業輔導。要求作業布置適時適量,作業批改及時、認真、細緻、規範、適時地採取補救措施。  3、開展課題研究積極認真開展課題實驗,蒐集、整理實驗成果,課題的研究要做到“重研究、重過程、重實驗、重積累。”本學期我們中年級組繼續開展《如何提高國小生的計算能力》這一課題的研究。切實做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於成果突出的案例,在全校推廣。  4、切實做好培優輔差工作  數學是思維訓練的體操,每節數學課都少不了思維訓練,因此輔優工作隨時都在進行,但這還不夠,課堂上可以讓優等生當小老師,幫助差生,一舉兩得。  後進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一定要找出他們困在哪裡,然後再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5、在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到期末科組可以開展以班為單位的學生數學作業評比活動,每個班評出前五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書寫習慣和作業的質量。 (2)、本學期各個年級都主要開展“數學綜合能力競賽”、“計算能力競賽”等活動,發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附工作行事曆: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