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啊,去鄖西——五·一系列“三下鄉”活動策劃書

活動主題:大學生支援中部基層發展 

主辦單位:大學生支援農村發展協會

指導老師:  待定(待請到指導老師後再修改上去) 

活動策劃:翁新強(鄖西籍中國地質大學學生)

活動背景:改革開放使東南沿海城市率先發展起來,西部大開發戰略大大促進了西部九省(直轄市)的各方面發展,而今,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預示著中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大城市的發展固然重要,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等提升基層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政策的落實更是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現在的大學教育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求,供需關係不對稱,而且大學生遍地都是,找工作難如登天,社會、企業、政府、學校等單位都有責任,但我們大學生自身能力有限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們需要社會實踐,尤其是有實際意義和鍛鍊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於是乎,大學生支援基層發展,不僅僅是為了協助中西部的基層發展,同時,也是為了提升我們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這便是活動主題的由來(社會背景)。

本次活動地點選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該縣處在2省3縣交界,比較偏遠,幅員遼闊,人力有限,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是當地旅遊、礦產、養殖等各種資源都很豐富,正有待開發。而且,從來沒有哪屆“三下鄉”活動有課題在那裡開展,我們有充分的挖掘空間,針對鄖西當地發展狀況,可以成立9個不僅有意義而且很有現實價值的課題,涵蓋了地質資源、科技養殖、科技種植、旅遊開發、區域文化發展、教育改革發展、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等各個領域(當地背景)。

活動目的:通過本協會(現在中正在申報,應該稱作學生組織)組織舉辦此類活動,可達到以下效果:

1、  根據當地的情況,確立合適的主題,真正為當地的發展做出有實際意義的活動;

2、  組建專業化的團隊,將理論知識拿到社會中去實踐,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的完成科研項目,提升我們大學生的高效辦事能力。

3、  跨校組隊(包括數名外國隊員),加強校際交流和合作,提升參與活動的學生的組織協調和配合能力;

4、  通過開展高難度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加強參與活動的學生的自我挑戰能力和吃苦耐勞能力

活動形式:學生組織實地考察、交流

活動內容:(10個科研項目)

1、  組建地質考察隊考察鄖西縣境內的化石及礦產資源(以金銀山恐龍蛋化石、白龍洞古猿人化石、五龍河地下礦藏為例,地質、石油相關專業學生優先)

2、  組建旅遊愛好者團隊考察鄖西縣境內的旅遊資源(以五龍河、上津古城為例,旅遊管理專業學生優先)

3、  組建養殖愛好者團隊考察當地的環境(以馬頭羊為例,華農等校養殖相關專業的學生優先)

4、  組建農業種植團隊考擦當地的土質,引進科技種植項目(湖北口烤菸基地為例,華農等校的種植相關專業學生優先)

5、  組建心理學專業和勵志小組為高三學生心理輔導(華師心理學專業、華科、武大學生優先)

6、  組建文學院學生小組對鄖西縣地區文化科研調查(以七夕文化的發展為例,華師、湖師、二師等師範高校的文學院學生優先)

7、  組建團隊對農村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的科研項目(以丹江水庫為例,三峽大學等高校的水利水電專業學生優先)

8、  組隊對農村醫療條件發展的科研立項(武大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鄖陽醫學院等相關專業學生優先)

9、  組建團隊對小城鎮職業培訓的專題調研(以縣職業技術學校、民生培訓為例,武職等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優先)

10、  組建團隊對鄖西精誠汽配公司運營及發展專題調研(理工科、機械製造等對口專業學生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