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2024年工作計畫

XX年是xx深化推進xx教育發展規劃的中期之年,xx教研室將秉持研究、指導、服務的功能,重點推進中國小課程建設,創新中國小作業管理,並在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研究中爭取有新的突破。

一、推進課程建設。

1.制訂《xx區中國小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意見》(3月),指導每所學校形成和完善包含課程要素的校本課程一門以上,指導至少10所國小建立相對成熟的學校課程體系,指導8所國中為區開發校本課程樣本校;蒐集並彙編在職教師參加社區教育“千百萬”工程的優秀教案,指導社區教育開發10們以上特色課程或特色項目;繼續推廣首批中國小課程建設示範學校作用和各級優秀校本課程開發學校的作用,召開xx區校本課程多樣式展示活動。

2.指導省二星級以上幼稚園形成園本課程彙編,召開園本特色課程現場會(10月),推進幼稚園特色課程體系建設;

3.重點指導各普通高中開發實施選修課程,建立校本課程資源庫,提供課程建設水平,開展課程建設主題調研和專題考察(5月),舉辦以學科為單位的普通高中學科選修課程研討會。

4.積極聯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對普通高中的課程體系建設進行案例評析與指導(3-4月),指導形成明港中學和泰河中學的特色創建方案(4-8月);

5.指導我區優秀校本課程參選省義務教育第二屆精品課程(5月)和省第三(3月)、四屆(9月)普通高中精品選修課程。

二、加強教研指導。

1.成立區學科教學視導組(3月),加強對義務段學校隨機教育視導,對學校的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深入解剖與指導,形成整體視導意見,建立區級視導反饋、整改與考評機制,完善視導檔案,全年完成區級教育視導6次以上;

2.開展區級先進教研組評比(3月),評比推薦一批優秀的教研團隊參與xx市星級教研組評比(5月);開展新一輪區級校本教研訓示範學校評比(12月),提升學校教研內涵;在XX學年啟動新一輪區級教壇新秀評比(10-12月);

3.調研了解陽光學校教學工作(2-4月),提供關於特殊教育可能的信息和業務支持,關注特色教育的集中就讀、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三項工作質量,指導陽光學校教師參與省市級評比活動;每月調研指導外來工子女學校和公辦託管校(班)的教學管理和教科研究等工作(3-6月);

4.繼續在義務段學校推進教研協作區工作,[ ]規範協作教研工作,原則上協作教研活動要邀請教研員參加,教師參加列入師訓項目的協作區活動可依照師訓項目的有關規定獲取學分,但不涉及其中師訓項目經費的收取與開支;

5.各學科要建立系統的教材研讀實施方案,形成具有我區特色的教學資源包,引導全體教師深化對教材的研讀與教學設計,要加強對校級教研工作的指導,指導各教研組展開系統的教材分析集體研訓;

6.繼續推廣教研策劃、課例評析、課堂觀察、教學小課題研究等教訓工作,《xx教育科學》將積極徵集並發表優秀的教研策劃案例;提高教研活動的主題性、實效性,提倡長準備、短研討、重資源共享,持續性發揮教研指導效果,反對未策劃、無目標、少參與、低效果、乏引領的教研訓活動;進一步改進教研工作方式,重視網路教研和其它非集中性教研活動方式,重視網路教研資源的共享。

三、深化教學研究。

1.結合市級教學行動項目課題深化作業改革實驗,以長江中學、蘆瀆中學、柴橋國小、郭巨學校和淮河國小為區域作業改革實驗點,在作業形式、管理常規、作業設計能力培養、優秀作業積累等方面積極探索。開展一次作業管理常規調研,組織一次專題考察(3-5月),徵集一批優秀作業設計案例和作業管理論文,舉行兩次作業改革專題研討會(5月,10月),倡導與探索“教練評”相一致的教學管理形式,形成區域推進作業改革的基本策略。

2.各學科開展生本課堂的研究,以有效課堂教學要素提煉為抓手,嘗試核心問題導學的輕負高質課堂研究。要組織一次專題考察,確定8所國中學校作為課堂教學改革樣本校,召開生本課堂專題現場會和系列研討會,積極參加xx省課堂教學聯盟相關研討活動。各學科建立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點,研究一批有效教學的典型教師,發揮名師骨幹的教育反哺和經驗推廣,形成區域教師發展的科學梯隊與優秀團隊。

3.形成並提煉區域經驗,積極參加xx省輕負高質聯席區有關會議;

4.加強對教研課題的過程管理,對重點立項課題進行深入指導(4月);加強區域教研信息的蒐集與上報。

四、提升教學質量。

1.完善“xx區幼稚園保教質量評估標準”,嘗試對省等級幼稚園進行質量評估,開展外聘教師教學風采展示和準辦園自聘教師業務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