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校園建設三年行動計畫

為深入貫徹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縣委《美麗xx建設實施意見》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推進xx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在全縣中國小、幼稚園開展創建美麗校園活動,特制訂本計畫。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美麗xx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美麗校園是學校科學發展之美、生態環境之美、品德行為之美、人文生活之美的和諧統一,是學校外在環境、內在文化、精神風貌、現代學校制度等方面的綜合體現。開展美麗校園建設活動,要著力提升發展短板,著力提升教育內涵,著力提升教育質量,著力增強服務能力。到2024年,全縣中國小幼稚園基本達到美麗校園建設標準,其中美麗校園示範校不低於全縣學校總數的30%。

三、建設內容

1.最佳化資源配置,建設現代校園。加強教育規劃研究,按照“大氣厚重、精緻典雅、協調規範、彰顯特色”的要求,不斷提升學校建築設計的科學化和現代化水平,逐步形成與城鎮建設、園區發展、產業優勢、人口變化相協調的教育布局。新建國辦幼稚園2所,新建擴建鄉鎮中心園、村辦幼稚園44所。完成實驗國小擴建、模範中學新建等義務教育學校新建擴建工程。加快高中布局最佳化調整,完成xx六中遷建、大邱莊高中續建及xx一中、獨流中學、唐官屯中學擴建工程。新建成職教中心生產型實訓基地,完成國家級示範校項目建設。積極推進中國小操場塑膠化或硬化改造工程,力爭2024年全縣中國小塑膠運動場覆蓋率達到30%。加強學校功能場館建設,啟動中國小校報告廳、圖書館、體育館建設工程。

2.豐富學校文化,建設人文校園。堅持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小教育全過程,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廣泛開展“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讀書實踐活動,深化“五個教育”活動,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形成符合現代教育思想,體現學校積澱傳承的學校精神,弘揚優良校風、教風和學風。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積極打造校園門廳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專用教室文化、辦公室文化、操場文化、宿舍文化、餐廳文化、警務室文化等。加強校史館建設,全方位宣傳學校豐富的辦學內涵和辦學精神,做好校園精神傳承。加強校訓、校規、校徽和校歌研究。辦好校報、校刊、校園廣播、校園電視台和校園網,用好校訊通、班級部落格等新媒體。建好縣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和學校心理輔導室,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學生評比活動,努力建設文明校園。

3.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校園。積極開展植樹造綠、美化校園活動,逐步形成“喬灌花草合理搭配,景觀小品錯落有致”的花園式格局。及時粉刷外表陳舊、污損嚴重的建築內外牆面及門窗、櫥框、欄架等。適當增加自然、人文、科技等景觀,中心校以上學校景點不少於2處。到2024年,創建國家級綠色校園5個、市級綠色校園25個、縣級綠色校園55個。加強學校環境衛生建設,確保校園無衛生死角,校內無車輛亂停、物品亂放、牆壁亂塗等現象。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搞好傳染病和常見病防控。加強學校食堂管理,規範食品採購、生產加工流程,學生食堂食品衛生信譽度全部達到b級以上。堅持厲行節約,深入開展綠色環保教育和節糧、節水、節電活動。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加強辦公設備、辦公用品管理,科學嚴格控制支出,努力建設節約型校園。做好學校控煙工作,創建無煙學校。

4.推進改革創新,建設活力校園。落實國家和地方課程,積極開發特色校本課程。大力推進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改革,大面積提高常態課教學效益,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施課題引領戰略,全面深化校本教研,積極推進“主體—和諧—高效”教學模式研究。認真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落實體育藝術“2+1”項目,《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93%以上。加強中國小生社會實踐基地和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完善學生社團建設,定期舉辦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和中職學生技能競賽。貫徹中職學校、中國小、幼稚園教師專業標準,創新幹部教師培養培訓制度,努力提高幹部教師專業化水平。2024年底,全系統幼稚園專任教師持證上崗率不低於80%,國小專任教師專科以上學歷、國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標率95%以上,高中階段碩士學位教師20%以上,職成教師“雙師型”比例達到70%以上。紮實推進教師隊伍建設“332”工程和青年教師“13510”工程,充分發揮“三名”工作室的示範引領作用。到2024年,1~2人成為全國有影響的校長、教師,縣級以上骨幹教師6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