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普法教育規劃

2、內容和要求

(1)充分發揮黨工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按照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發揮街道黨工委對街道人大工委、辦事處等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工委依法履行職能;支持辦事處履行法定職責、依法行政;加強對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和經濟文化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其在社會事務管理中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作用。

(2)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規範街道辦事處及其管理部門職責許可權,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規範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關係。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與政府工程公開招投標制度,促進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3)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重視對重大行政決策的調研論證,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決策機制,確保街道辦事處在法定許可權內依法行使決策權。擴大政務公開範圍,健全依法行政責任制、管理公示制、執法評議制、執法過錯追究制,確保執法程式公開、行為規範、監督有力。

(4)推進基層依法治理。繼續開展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加強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村民民主理財小組“三個組織”建設,推進民主議事協商、集體財務審計監督,民主評議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方式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切實保障基層民眾的參與權、決策權、知情權、監督權。健全完善群防群治、人民調解組織網路,切實加強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基層的和諧穩定。

三、組織保障和實施步驟

(一)建立領導機構。在街道黨工委統一領導下,街道成立街道普法教育依法治理領導小組,並設立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的開展。實行工作責任制,完善制度,定期督查,確保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的落實。

(二)健全監督考核機制。依據區依普辦出台的考核機制,建立街道相應的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評估機制,形成激勵與監督機制,推動街道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有序開展。將普法工作納入各部門年度工作考核內容,加強指導、檢查和考核,落實獎懲措施。

(三)落實經費保障。按照要求,明確經費額度,納入年度預算。積極落實依普專項經費,做到專款專用,確保工作的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