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開展“服務連心鄰里守望”工作實施計畫

按照xx區委《關於在社區開展“服務連心鄰里守望”工作方案》要求,結合當前開展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社區的具體實際出發,經工委研究,在街道所屬的社區層面開展“相熟相知互幫互助共建共享”系列活動。

一、“相熟相知”活動

(一)搭建平台、拓展渠道,為促進鄰里相熟相知穿針引線。

1.建立社區部落格,為鄰里互動、信息交流、服務查詢、事務辦理諮詢等方面提供溝通服務平台。

2.開通社區微信群,吸納有條件的樓門組長、黨員等骨幹隊伍到群中,交流互動,傳遞正能量。

(二)豐富活動載體和內容,為促進鄰里相熟相知營造氛圍、創造條件。

1.在端午節期間,各社區結合社區特點,開展文藝匯演、技藝比賽、運動會等活動(自選一項),作為活動的啟動標誌。利用建軍節、國慶節、中秋節等節日,充分挖掘本社區教育、文化、科技等資源,開展科普講座、才藝展示等活動,為居民創造見面熟悉機會,增進相互了解,實現鄰里相熟相知。

2.在建黨93周年前,結合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社區”兩委一站”工作人員,開展上門送服務活動,亮明身份,使居民認識了解社區工作者,工作人員融入社區,實現社區工作者與居民相熟相知。

二、“互幫互助”活動

(一)發動黨員帶頭做好志願者。

1.社區黨組織牽頭建立黨員服務團隊,開展“黨員服務區”、“黨員服務日”、“黨員結對幫扶”、“黨員包片聯戶”等志願服務活動。

2.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居住在本社區的在職黨員、到社區“雙報到”的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二)廣泛開展“鄰里關愛”志願服務。

組織黨員志願者隊伍、在職黨員、“雙報到”黨組織黨員、社區積極分子、居民骨幹,結合重點節日,從本社區實際特點出發,有重點的開展“鄰里相伴”、“鄰里相助”、“鄰里相扶”、“鄰里相融”服務活動。

(三)完善志願服務長效機制。

1.建立各種志願者隊伍服務台賬,制定服務制度,形成工作機制。

2.鼓勵志願者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建立志願者回饋制度,形成志願者服務的良性循環機制。

三、“共建共享”活動

(一)完善議事決策機制。

1.建立包括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駐區單位等多方參與的議事決策機制,對社會性、公益性、民眾性的事物進行議事協商、監督評議。

2.設立社區意見箱、公示欄,廣泛徵求意見,並對民眾的意見建議有回聲,嚴格執行黨務、政務公開制度,提高居民參與程度。

(二)健全精細化管理機制。

1.用格線化管理的辦法,將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融入格線、單元、住戶,建立沒有盲區的全覆蓋管理體系。

2.針對為民眾辦實事、解決問題、提供服務,要確保件件有溝通、有措施、有記錄、有反饋,建立無遺漏的精細化服務模式。

(三)完善鄰里共建機制。

1.發揮社區居民小組、樓門組長、志願者等骨幹力量的作用,及時發現、勸誡、制止身邊發生的不文明現象。

2.針對違法違章、妨礙公共安全等事件,第一時間通知有關部門,切實維護好社區的安全穩定,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活動要求

1.結合社區實際,認真組織落實。各社區黨組織牽頭,按照海群辦發〖XX〗8號檔案精神要求,圍繞“相熟相知、互幫互助、共建共享”系列活動的具體內容,結合本社區的具體特點,制定符合實際的工作計畫,並認真組織落實。

2.圍繞中心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各社區要緊緊圍繞當前開展的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民眾辦實事,讓老百姓親身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變化和好處,結合社區黨建“三級聯創”活動、xx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活動,依託格線化社會服務管理工作體系,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民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3.廣泛宣傳動員,打造亮點品牌。各社區要廣泛動員、充分挖掘轄區各類人員積極參與,通過系列活動開展,切實營造鄰里“相熟相知”、“互幫互助”“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從本社區特點出發,完善“一支部一項目”制度,打造出具有本社區特色的亮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