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縣行政服務中心工作計畫

在不斷的前進中,持續不斷的發展經濟,讓我們的國家經濟得到更大的進步,是我們每一名中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當前國家形勢風雲變幻,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所以我們要繼續不斷的努力下去,為我們國家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和勝利獲得最大的進步。在不斷的前進和發展中,我們縣行政服務中心也要做出最大的努力!

明年是我縣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科學發展觀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一年,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行政服務中心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職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我們必須堅持便民服務、廉潔從政的宗旨,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銳意改革,創新行政審批工作機制,做深做實行政服務中心的規範化、信息化和科技化建設文章,全面推進“一站式”服務體系建設,為構建和諧文明的新***注入新的活力,努力營造更加便捷、廉潔、高效的服務環境。2010年縣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謀劃如下:

一、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聯繫,做好調研、協調工作。

1、根據調查研究情況,撰寫調研文章,為進一步最佳化我縣經濟發展環境出謀劃策。

2、貫徹落實鉛辦字[2009]98號檔案精神,加大企業走訪力度,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聯繫,聽取企業對我縣各單位、各部門在行政執法、服務態度、辦事效率、收費、承諾兌現等方面的反映,徵求企業對我縣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環境的意見和建議,爭取每月走訪企業20餘家。

3、傾聽企業的呼聲,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做好企業與各單位、部門的協調工作,全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1、實行季度考評,年終評先表彰制度。根據視窗工作人員平時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工作作風、遵守紀律等方面的表現,每季度對各視窗及工作人員進行綜合考評考核,並以簡報形式向其主管單位進行通報。根據季度考評情況,年終綜合每季度考核情況開展“紅旗視窗”、“先進工作者”活動,並以檔案形式進行通報表彰。

2、完善管理機制,推進制度化、規範化管理。視窗人員實行雙重管理,業務上接受原單位指導,視窗工作期間,以“中心”管理為主,服從“中心”統一管理;是黨、團員的要將組織關係轉到“中心”,在“中心”過組織生活,參加組織活動。視窗工作人員若不能適應視窗工作或因工作表現差,有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中心”要執行人員退回。

3、規範服務行為,創新服務舉措。一是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對工作人員的站坐姿勢、待人接物、文明用語等均制定出簡明、易記、便於考核的工作規範;二是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辦”、“三勤”、“四通”。即特事特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嘴勤,腿勤、手勤;速辦“快通”、及時“溝通”、積極“疏通”,努力“變通”。三是要求工作人員做到“兩多兩少”、“四個帶頭”。即遇事多通氣,少生氣,多理解,少埋怨。帶頭比貢獻、帶頭比紀律、帶頭比服務、帶頭比工作。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

三、努力做好“兩集中、兩到位”工作,完善行政服務中心功能建設

根據省市要求,2010年工作的重點是實行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即部門審批職能向科室集中,成立集中行使審批服務職能的行政審批科室;行政審批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成建制進入行政服務中心運作。行政審批項目進中心到位,行政服務中心大廳視窗成為部門實施行政審批的唯一視窗;向視窗授權到位,由視窗負責人行使行政審批權,在視窗進行審批。爭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本中心將督促各具有審批職能的單位、部門成立集中行政審批的行政審批科室,配合“兩集中,兩到位”建設。本中心將從三方面落實。

1、加強對監管大廳“兩集中,兩到位”的監督。督促監管大廳按照“兩集中、兩到位”的要求,在部門內部設立行政審批科,以視窗形式集中許可職能,嚴格規範管理,統一對外服務。

2、對在行政服務中心已設立視窗,許可事項相對集中的部門,按照“兩集中、兩到位”的要求,進一步將行政許可事項集中到行政服務大廳視窗,並要求行政許可事項進駐到位,對視窗人員授權到位。

3、對在行政服務中心已設立視窗,視窗需與部門銜接的,要按照“兩集中、兩到位”的要求,對本部門的審批服務事項進行職能調整、集中,實現“受理、審查、審批”全過程進入視窗。環節上進駐到位,業務力量上派駐到位,審批許可權上授予到位,提高視窗現場辦結的能力。

四、延伸服務鏈條,打造縣鄉服務平台。

為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提升行政服務水平,加快我縣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步伐,進一步延伸行政服務中心職能,建立縣鄉兩級便民服務“連鎖超市”。在2009年第一批、第二批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著力建設第三批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為轄區企業和民眾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受理行政審批事項、行政事業收費事項及各種證照申領、諮詢、釋疑等,代理外商投資企業各種審批手續。為民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性服務平台。

五、抓好“兩項清理”工作,最佳化政務環境。

1、著力做好預算外收費的清理工作。聯合縣政府辦、監察局、財政局、物價局等相關部門對行政事業性收費(預算外收費)進行清理,核對收費項目標準及政策依據。清理後保留的收費項目和標準,作為編制《***縣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的基礎,減輕企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