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工作心得

呆在基層、呆在偏僻的農村工作生活,如果說不苦、不累,那是言不由衷的假話。但是我一直抱著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即使在逆境中,我既沒怨天尤人,更沒一走了之。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成就事業的基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我堅定的認為哪怕是再苦再累,也要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我知道我的選擇不僅勞筋骨,更會苦心志,但“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樂觀而堅定、無怨又無悔。

回顧到村任職以來所做的工作,我的感受很多,但體會最深的是:大學生到村任職大有用武之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大學生去參與、去實踐,農村基層也是大學生髮揮作用、施展才華、作出貢獻的廣闊天地。現在,就業難的問題非常突出,許多大學畢業生徘徊在各個大城市裡,這種優秀人才資源群體性閒置與農村需要大量人才形成巨大反差。因此農村將是大學生實現就業最廣闊的天地,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企業科技含量的提高,對大學生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農業富,天下富;農村穩,天下安。沒有一支優秀的農村人才隊伍,“三農”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沒有一支過硬的村級幹部隊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受到影響。新農村建設充滿機遇,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就業大有可為。最近,xx對大學生村官做了重要批示,國家副主席xx主持召開了大學生村官代表座談會並提出“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流的動”的重要講話,越來越多充滿理想、充溢激情、充盈活力的青年學子走向基層,他們中有的大學生在農村養豬,成了千萬富翁,有的已經有了更大的舞台。

一個人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他所選擇的事業是不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一個順應了時代潮流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如果你有一個正確的成就動機、有一種吃苦耐勞的作風、有一種不斷進取的精神、不太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往往就會“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當今這樣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並不只是金錢、地位和財富。實現人生理想、人生價值的舞台,可以在大城市、大機關、大企業,同樣也可以在基層、在農村。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這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的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戰略決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大批青年才俊貢獻力量,同時又為有志青年基層建功立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當代大學生生逢其時,大有可為。

親愛的大學生村官們,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到農村去、到新農村建設的一線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光榮使命,應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來,基層創業既是實現個人理想的過程,更是為老百姓謀利造福的過程,我們當義無反顧,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人生的壯美篇章。總之一句話:青春無悔,紮根農村,服務社會,奮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