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治亂減負工作存在問題分析與思考

3、進一步整治和最佳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一是繼續加強清費減負工作力度,進一步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狠抓清費減負,確保所有部門涉企收費不得超過我省其他地市標準”的要求,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二是著力抓好涉企收費各項制度落實,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涉企收費公示制度,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強化收費審驗工作,擴大涉企收費“兩證一票一卡”工作覆蓋面,進一步健全企業負擔監測點和監督員聯繫制度,開展企業負擔定期監測分析,確保企業減負規定落到實處。三是整治中介機構、社團組織涉企“三亂”問題,重點整治依靠部門影響和行業壟斷地位向企業亂收費問題。嚴禁行政機關利用職能設立前置條件,為中介機構、社團組織提供收費方便;嚴禁行政機關利用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為中介機構、社團組織搭車收費、指定或強制服務;嚴禁行政機關通過中介機構、社團組織搞創收,變相設立“小金庫”,為機關幹部搞福利。中介機構要按照“自願有償”的原則和有關規定收取有關代理、諮詢、評估、檢測等費用,建立正常的中介服務收費秩序。四要進一步清理對企業亂檢查、亂評比、亂培訓等行為。任何政府部門和單位不得要求企業參加帶強制性的收費培訓,凡是政府部門要求的強制培訓,組織者不得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要認真貫徹執行好經國務院批准的《控制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的規定》,做到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禁止任何機關擅自對企業進行檢查。全面清理規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對向企業亂評比、亂排序的依法認真查處。

4、切實維護好企業的合法權益。一是加強對中央、省、市出台的涉企減免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組織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各項清費減負政策落實情況,確保減輕企業負擔的有關政策落到實處。二是深入開展“三查”(查基層單位、查薄弱環節、查突出問題)、“三抓”(抓典型、抓曝光、抓查處)活動。以縣(市、區)和基層單位為重點,對執法部門的執收執罰行為、壟斷行業的經營收費行為,以及企業反映較大的重點部門、重點行業、重要時段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三是加強價格監管,切實解決收費不規範問題。加強涉企培訓收費管理,對涉及企業人員的培訓班嚴格申報和審批程式,擅自擴大培訓範圍違規收費的堅決予以糾正。繼續整頓規範價格收費秩序,針對當前企業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專項檢查。四是加強社會監督。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企業負擔監測點、新聞媒體、社會和民眾監督的作用,暢通“三亂”案件舉報渠道,進一步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抵制和治理“三亂”工作的合力。五是嚴肅查處涉企“三亂”案件。對頂風作案、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典型案件,要加大曝光和查處工作力度,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6、進一步加強企業治亂減負工作措施研究。深入研究減負工作機制,進一步理清減負成員單位職能,整合牽頭部門相關處室力量,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緊緊圍繞解決損害企業合法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化專項治理和治本抓源工作,務求在重點項目上有新成效、在難點問題上有新突破,使企業治亂減負工作再上新水平。特別是要注重運用市場機制和從源頭治理上深入抓好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的研究。認真研究解決容易滋生“三亂”的根本性問題,採取標本兼治,源頭治理,重在治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結合本地實際,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上入手,推動企業治亂減負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