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體會:關係大於教育

“我家xx自從換了數學老師後,成績直線下降,別說課外習題,就連作業也一塌糊塗。這妮子還常拿考試成績跟老師置氣,好像是給老師學的似的。”“我家虎子學習上倒不用操心,就是整天跟我對著幹,也不知上輩子欠了他什麼”……班車上鄰座的聊天引起了我的注意。細細回味,虎子的現象還算普遍,女孩xx純粹是師生關係緊張所致。親其師才能信其道,xx目前的狀況需要家長與老師取得聯繫,儘早打開孩子的心結,引導孩子去適應老師。

從倆家長的閒聊中我聯想到親職教育的重心所在,教育不在於父母懂多少、會什麼,而在於親子關係是否和諧,在於家長的話如何講才能讓孩子入耳入心。“家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教育資源,父母是每個人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導師和精神供氧者,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努力學習的最大動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家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而且常常對孩子滿腔的愛化作熱切的希望——希望孩子能夠比自己幸福,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燦爛的未來。他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時的培優班、特長班,上學後的擇校、重點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乃至大學志願的填寫、所學專業的選擇……他們竭盡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可是,他們如此深厚、如此強烈的愛卻未必能夠得到孩子的回應,有時甚至還成了家庭悲劇的根源。隱藏在問題背後的殺手是親職教育存在誤區:重視教育,忽視親子關係;越重視教育,親子關係越糟;孩子越是不聽,家長越是要管,最終導致教育失敗,歸根結底是關係——關係大於教育。

“父母和孩子的親密關係是一條隱蔽的信息鏈,雖然是潛在的,卻極其重要。”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和夢想,這種獨立意識隨年齡增長表現的越來越強烈。我們常說青春期孩子逆反、叛逆,親子之間拔劍弩張,硝煙瀰漫,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不是孩子自身真正存在的,而是我們家長自己觀察出來的。

心理諮詢專家李子勛老師在長期的親子關係研究中發現家長總習慣用三種思維方式來評價孩子的行為:喜歡比較的直線型思維:“人家**又考了年級第一,你哪怕能進前100名也行呀!”“同樣坐在教室里,真不知你每天都在乾什麼!”這種盲目地指責和攀比比掉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帶給孩子的是自卑和煩惱。因果不明的思維:“都是因為你不爭氣,爸媽才沒臉見人,家庭也越來越不和睦。”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成績的好壞既不會造成家庭矛盾,也不會讓父母抬不起頭來,這是父母的自尊心在作怪。聯想式的複雜性思維:將孩子的某些行為或性格擴大化,用“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陳舊觀念衡量孩子並予以定性。其實,孩子是必須要犯錯誤的,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必須允許他犯他那個年齡段的錯誤,因為孩子不經歷挫折,是不會成長的,這就是心理學中的“挫折理論”。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應多從“資源取向(把問題看成資源,看出負面背後的正面)”上看問題,而不是“問題取向(從問題的角度出發,總看好事背後的壞事)”,要嘗試用放大鏡觀察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

關係大於教育,關係先於教育。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家長不需要說很多教育理念,不必要告訴孩子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只要有良好的關係就行。這種關係不是過度親密的、過度依戀的糾纏關係,而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相互尊重的關係(若發現孩子出現問題,先改善關係;若想糾正孩子的行為,先贏得孩子的心),讓孩子有問題願意向你訴說,有歡樂願意與你分享,這就是最好的親子關係。當父母和孩子建立起這樣的關係時,孩子會無意識地向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

良好的親子關係離不開信任、尊重、賞識、溝通、理解和換位思考。青春期碰撞更年期,我們母子也是戰爭不斷,有時是因為我叫兒子起床晚了一刻鐘,有時是因為我催促兒子去理髮的次數多了點,有時是因為對一個問題的觀點不同……最可笑的是我家的戰爭往往由開始的父子之戰、母子之戰、夫妻之戰發展到最後的混戰,由開始的單兵作戰演變為後來的混合戰爭。戰爭起因既沒有原則性的錯誤,也沒有絕對的衡量標準,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視覺不同罷了。在爭吵中,有時兒子也會爆發,或猛吼一聲,或用拳頭砸向牆壁,或嚎啕大哭,我也幾次被兒子氣的差點背過氣去,這兩敗俱傷的結局看上去是爸爸媽媽受傷,實際上兒子受傷更深,因為自尊和虛榮心讓他無人傾訴、無處發泄。再後來,我家就形成了穩定的三角形關係(兒子畏懼老爸的威嚴,老公懶於與我無理糾纏,我則在兒子面前舉起了免戰牌),用老公的話說這叫一物降一物,可就在這一強一弱中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