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工作者工作總結

社區矯正工作者要做的首先不是簡單地管理,而是對矯正對象提供特別幫助和服務,包括幫助他們尋找工作或辦理最低生活保障。下面小編整理了社區矯正工作者工作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社區矯正工作者工作總結篇一

為創新我區社會管理,加快推進社區矯正工作,8月8日,區局副局長濮素暉帶隊一行5人,赴浙江餘杭區考察學習社區矯正工作。通過聽取介紹、實地觀看、會議座談等形式,對餘杭區的社區矯正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了解與學習。先進地區工作經驗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體制機制全。區里建立矯正工作例會制度、聯繫會議制度、請示報告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形成公、檢、法、司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格局。基層鎮街均設立社區矯正工作站,專職專人負責矯正工作,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載體。二是管理模式新。實行三色管理法,根據矯正類別、期限、犯罪成因、個人經歷等因素,將矯正對象分類管理。實行心裡矯正與行為矯正相結合,使對象能夠真正回歸社會,確保矯正質量。三是配置資源廣。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揮志願者隊伍作用,形成社區矯正工作者、專業社工、矯正志願者隊伍有機配合、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依託當地監獄建立了社區矯正工作法律教育基地,依託各鎮街與福利院等部門建立了公益勞動基地,為開展集中教育和公益勞動提供了有效載體。四是財政投入大。將社區矯正工作經費納入到財政預算,按照矯正對象每人每年3000元的標準,撥付工作經費。參與矯正的社工工資報酬、福利保險待遇也一律由財政負擔。每開展一例社會調查,財政補貼200元。各鎮街對社區矯正工作採取實報實銷的形式,給予一定的經費保障。

借鑑經驗,結合實際,我區社區矯正工作下一步重點抓好以下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做實中心工作。依託集“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幫困扶助”於一體的社區矯正管理教育服務中心,發揮中心功用,開展好入矯、解矯教育,鞏固矯正效果;認真開展好社會調查,儘可能多地掌握清、掌握全調查對象的信息,為下一步因人施矯奠定基礎;指導司法所開展好各類教育和幫扶活動,提升矯正工作的質量。二是完善運行機制。依據“兩高、兩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和我區實際,制定詳細的社區矯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公、檢、法、司加強配合,履行各自職責,嚴格按照流程開展工作,把握好銜接、管理、獎懲三大環節,形成規範的日常管理與獎懲考核機制。三是做好各類保障工作。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爭取各級加大對此項工作的經費投入力度,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提高社區矯正專職工作者的待遇,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加大基地建設力度,滿足好當前監管、教育、幫扶社區矯正人員的工作需要,確保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社區矯正工作者工作總結篇二

雙江鎮社區矯正工作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在縣司法局強有力的指導下,各成員單位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社區矯正立足雙江實際,積極探索創新,狠抓措施落實,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全鎮到目前為止共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49名,接管的矯正對象未出現一例漏管,脫管現象。現總結如下: 一、 矯正工作的開展情況:

(一)構建健全機制,確保社區矯正工作順利進行。

1、建立完善領導組織機構、落實經費保障。我鎮社區矯正工作小組由鎮政法委書記李江華同志任組長,由司法所楊木林同志負責日常辦公。經費保障構入財政預算,保障了社區矯正工作的正常開展。

2、組建社區矯正工作隊伍。

雙江鎮社區矯正工作小組成員由司法所人員、派出所管片民警、村(居)委會工作人員和工作志願者組成。在交接工作第一天建立了社區矯正志願者協會,並簽定《社區矯正志願者協定書》。從而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質量和水平提供了有效平台。

3、建交分工負責的協作機制。

年初我鎮召開了社區矯正動員大會,在會議上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義務並要求2個社區13個村委會中,各村(居)明確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工作人員為社區矯正聯絡員,負責協會處理涉及單位、本部門的社區矯正相關事宜。各成員單位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上,密切配合,相互協作,積極發揮職能優勢,有效促進社區矯正的開展。

(二)構建平台,嚴格管理,確保試點工作科學規範運行。

1、雙江鎮司法所設定了專門的社區矯正辦公室,為矯正對象開展學習、談心、匯報思想情況等活動提供了固定的場所,為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2、建立公益勞動制度。

為加強全鎮社區矯正服刑人員的勞動改造和監督管理,用真摯愛心提高矯正服刑人員的悔罪意識、責任意識及法律意識,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雙江鎮司法所和相關村、勞動場所簽訂《社區矯正公益勞動基地協定書》;同時組織我鎮35名社區矯正對象每月到公益勞動場所進行活動。對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都由司法所對矯正對象的勞動情況進行記錄,統一考察。

4、進一步貫徹工作制度。

統一貫徹了社區辦公室工作制度、接收登記制度、監督管理制度、培訓制度、會議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制度,並嚴格執行各項制度規定,依法矯正。在此基礎上,又重點加

強了三個方面的制度建設。一是結合社區矯正工作行為,建立了請示報告制度。二是建立了信息宣傳、統計等制度,並定期向市矯正辦上報各項信息和數據。三是建立了請銷假、談話制度,對請銷假的矯正人員要求到鎮司法所矯正辦報到請、銷假。

5、 規範工作流程。

認真執行《刑法》、《刑事訴訟法》、《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有關規定的基礎上,雙江鎮司法所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矯正對象進入社區矯正環節後,我們都要進行調查和走訪,全面掌握其基本情況,制定《矯正個案》,逐人建立檔案;為每名矯正對象確定1名工作人員和1-2名志願者組成幫教小組,負責全程監督、教育、管理;要求矯正對象每周進行口頭或電話匯報、每月進行書面匯報,並堅持做到“六個必須”,即矯正工作初期必須與矯正對象見一次面、必須進行一次談話、必須建立一份檔案、重大節假日必須上門走訪、矯正對象思想波動時必須過問、矯正對象本人及家庭出現困難時必須在政策範圍內幫困解難。尤其是在與矯正對象第一次見面時,當面向其宣讀《社區矯正宣告書》,由矯正對象簽訂《接受社區矯正保證書》,牢固樹立和強化其服刑意識。這個工作程式的規範不但強化了矯正對象遵紀守法的意識,也讓我鎮接管的矯正對象中未出現一例漏管、脫管,使我鎮的矯正對象管得住、管得牢。

6、實施人性化改造,提高矯正質量。

為了讓矯正對象感受到自由和不自由之間的差距,我們今年主要採取電話交談、來所會面、家庭走訪、個別談話、感化心靈等方式對矯正對象進行人性化的挽救。通過教育,從行為上、心理上對矯正對象起到極大的促動和震懾作用,增強社區矯正對象接受改造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存在的問題:

社區矯正工作心得體會4篇心得體會,學習心得1、社區矯正的工作現試點階段,立法的相對滯後給社區矯正存在執行主體問題,使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還有一定的難度。

2、在社區從事人民調解、法律宣傳、安置幫教等司法行政工作的人員,一般都是身兼數職,工作繁雜,任務較重,以現有的人力、物力來承擔社區矯正這項全新的工作難度很大。

3、在試點階段雖然有其他地區的先行經驗可以借鑑,但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沒有任何成規可以直接套用,還必須根據自身情況逐步摸索,各種難以預計的問題和困難的出現在所難免。 4社區矯正工作對我市基層司法行政部門來說是第一次接觸,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需要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穩妥展開,這就需要在市局的統籌安排下,進一步增強管理力量,相互交流心得,形成齊心協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以此推動社區工作順利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