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市管理工作總結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財政經費短缺,存在“重罰輕管”現象。城管系統376名幹部職工(含環衛工人),除12人屬事業全供外,其餘人員工資都來源收費罰款。全年需支出300餘萬元。而目前垃圾處理費全年徵收額為140萬元,加上各項罰沒收入,累計收入200餘萬元。入不敷出,收不低支,巨大的經濟缺額嚴重製約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由於管理人員的工資來源於收費和罰款,導致了對占道經營、店外經營等現象的默認,出現了“以罰代管、重罰輕管、放水養魚”現象。

(二)環衛工人年齡大、數量少、待遇低,清掃保潔質量沒有保障。我縣173名環衛工人年齡大部分在50—60歲之間,個別還有70歲的老年人。縣城區清掃保潔面積123萬平方米,人均清掃保潔面積為7100餘平方米。環衛工人承擔著超出國家勞動定額(每人清掃面積平均4500平方米)2600平方米的清掃保潔工作量,而他們的工資卻很低,每月只有360元,造成他們思想不平衡,工作標準低,責任心不強。由於上述種種原因,清掃保潔質量得不到保證。

(三)垃圾處理場經費短缺,垃圾處理不能規範化運營。按照省建設廳要求,處理1噸生活垃圾的最低成本為31元。目前,我縣日平均處理生活垃圾185噸,每年所需費用209.33萬元。因經費嚴重不足,垃圾場不能按規範化運營。

(四)一些單位和市民繳費意識差,垃圾處理費徵收難度大。部分市民包括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對徵收垃圾處理費的意義認識不到位,拖交或拒交垃圾處理費,徵收難度很大,年徵收率僅有30%。

(五)面對弱勢群體,存在執法難現象。占道經營,擺攤設點,影響市容市貌的大部分都是農民和下崗職工,這些人屬於弱勢群體。如果放任了他們的行為,占道經營勢必影響市容市貌,影響環境衛生,影響交通秩序,廣大市民不願意,縣領導也不願意;如果取締占道經營,他們就有可能丟掉飯碗,出現上訪、投訴、告狀等等不穩定因素。不斷出現執法難現象,城管局領導上下為難,並不斷遭投訴、受處分。

四、解決辦法

為進一步理順xx縣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切實改善縣城環境衛生質量,提升城市形象,借鑑周邊縣(市)好的做法,從機制和體制入手,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改革。

(一)理順管理人員工資渠道,解決 “以罰代管”、“重罰輕管”問題。 進一步理順執法管理人員的工資關係,參照外地經驗,將行政執法人員工資應納入財政全供,以避免經濟利益驅動執法行為。只有這樣,“以罰代管”、“重罰輕管”與“嚴管重罰”的矛盾才能得到有效解決,城市管理水平才會上一個新的台階,才能使我縣的城市管理隊伍由“罰款型、收費型”轉變為“管理型、服務型”的現代城市管理隊伍。

(二)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探索環衛工作、戶外廣告市場化運作模式。縣城區主要街道、道路綠化帶、街心廣場、清掃保潔工作推向市場,由政府公開招標、政府出資,走市場化運作的路子。創新管理機制,降低執法成本,完善考核辦法,建立優質高效、運轉協調、管理規範、保障有力的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服務體系。實現 “管理科學化、服務社會化、執法文明化、運營市場化”的目標;盤活城市資產,探索大型戶外廣告市場化經營的路子,將街心廣場、主要路口、大型建築物廣告位進行招標拍賣,增加財政收入,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