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工作總結

xx中學始終以“樸實求是、嚴謹創新、勤奮致遠”的校訓,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樸實求是”的校風、“嚴謹創新”的教風和“勤奮致遠”的學風。學校班子及教職員工精誠團結,奮力拚搏,勵精圖治,開拓創新,以高尚的師德,紮實的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一、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占地面積120餘畝,建築面積約30000平方米,校園布局趨勢合理,教育、活動、生活區域功能明確,整體性強。綠化面積達65%,現有教職工127人,專任教師112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4.20%,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平均年齡35.6歲;中、高級教師72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3人,縣市教學能手14人,教學班級36個,學生2238人。

學校先後被評為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優秀實驗學校”、xx市“平安小區”、“xx市文明單位”、xx縣“平安校園”、縣政府教育督導評估一等獎、縣文明先進單位、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縣“先進基層工會”、縣“英語課題先進試驗學校”。在生源很差的情況下,今年聯考又創新高,全縣理科文考成績總分第一名也在我校,理科綜合第一、二、三名也在我校,考取了11名重點大學,今年共培養了高中畢業生500餘人。

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各類文章或論文獲獎80餘篇次,教師王躍敏、肖永凱、秦樺等6人次獲得省市級先進班主任、優秀輔導教師等獎項,高一級學生參加xx市環保局、教育局舉辦的“生活與環保”漫畫大賽,6名學生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陸恩念、石久紅、石行等30餘學生人次在國家、省、市、縣級各類競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

二、紮實組織教師參加政治學習,以黨和政府的重要思想武裝頭腦。

(1)、堅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今年,著重學習和落實了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把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重要思想貫徹到實際行動中,以黨和政府重要精神和縣委“三化五能”的精神內涵統領學校各項工作,狠抓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和廉政建設,齊心協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推進學校改革和管理。

(2)、著力抓好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一系列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教育法規,認真組織教師參加教育“三考”、師德師風考試和相關法律法規考試,教育職工要志當存高遠,愛崗敬業,一身正氣,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保護學生為已任,嚴謹篤學,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3)、我們特別注重加強個人修養,堅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專著,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並在教育管理和教學實踐中加以貫徹。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強化改革意識、創新精神,努力提高思想水平、教育教學能力。

三、堅持“科研興校”, 加強德育工作和校風建設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教育實踐中和研究中努力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聯繫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不斷探索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校級班子成員積極鼓勵教職員工在教學的同時參加科研。今年,學校還專門設立了教研處,組織全體教師參與了國家級課題《學生健全人格養成教育》的研究,19名英語教師參與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試驗項目》的研究,並於今年8月結題。基本構建教學、科研、管理協調發展模式的辦學思想,求真務實,積極創新,不斷提高辦學效益,擴大社會知名度。

我們把德育工作作為學校教育的突破口,德育在教育工作中處於首當其衝的關鍵地位,我們堅持主張“每一個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通過“潤物細無聲”般的薰陶感染、潛移默化,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德育工作直接影響著校風建設,而校風是一個學校內在和外在的整體作風的綜合表現,是一個學校無形的鏡子、無形的臉面,校風的好壞,既決定著教育質量、辦學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教育質量、辦學水平的高低。為加強德育實驗的研究,每學期開學初,及時召開黨政工團聯席會,研究布置德育工作,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形成了德育工作的合力。

(1)、我們結合學校年輕教師多,班級管理經驗不足這一實際,兩次對全體教師進行如何當一名合格班主任的培訓,分管副校長親自主持培訓,通過培訓,以提高年輕班主任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使他們儘快適應了工作,儘早成熟了起來,在班級管理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政教處、團委狠抓學生德育工作。如今,找學生談心,家訪,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教育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已成為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3)、堅持每周一次升旗儀式和國旗下的講話,堅持每周的班會課和其它形式的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學習有關中學生的一系列行為規範、法律法規和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材料,開展了五四青年愛國運動演講賽、國慶現場書畫展、一二九學生籃球運動會等有益有趣的文體活動,寓教於樂、寓學于樂。

(4)、認真搞好控輟保學工作,學校把控輟保學工作做為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一項重要考核內容,由於措施得力,學校領導、班主任工作到位,因此我校流失學生極少。

(5)、堅持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的思想。採取不同形式廣泛徵求廣大教職工的意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到了學校的管理中來,能經常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

(6)、從學校實際出發,針對社會風氣、媒體對學生的影響,針對學校德育工作如何做出實效,針對雙差生如何轉變等一系列問題,組織廣大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積極參與了留守學生研究、學校社會和家庭和諧德育體系研究,撰寫論文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