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會議總結

糾紛,尤其是移民搬遷中引發的各種矛盾,千方百計理順情緒。要充分發揮律師的專業優勢,積極參與處理涉法信訪和處置群體性事件,探索在法庭外和訴訟活動中促使當事人和解的方法途徑,真正做到儘量少一些“對簿公堂”,多一些調解疏導,把理順民眾情緒的工作做實做細。 

二是努力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維護司法公正,促進社會和諧。進一步解決困難民眾、農民工打官司難問題。充分發揮律師、公證、調解、仲裁在維護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中的積極作用。和諧社會的建設離不開民主政治、公平正義,而司法公正又離不開律師、公證、司法鑑定機構和廣大法律服務人員公正護法。我縣經濟發展還相對滯後,貧困面還較大,外出打工人員較多,需要實施法律援助的弱勢群體的面比較大,針對這種狀況,司法行政機關要努力做到應援盡援,使那些無力支付各項訴訟和法律服務費用的公民,能夠平等地進入司法程式,平等地行使訴權,使其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進一步拓寬安置幫教工作的渠道,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對立面,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積極創建平安村寨,平安校園、平安社區,為構建“和諧xx”奠定堅實的民眾基層和基層基礎。

三是持之以恆地開展普法教育,紮實推進依法治縣工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是現代法治社會。要以“xx”普法為契機,廣泛深入地宣傳與構建和諧社會相關的法律、法規,大力開展體現構建和諧社會的法律本質觀、價值觀、功能觀和發展觀的社會主義法制理念宣傳教育;要完善適應建設和諧社會需求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宣傳教育,針對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維護公共安全、維護自然環境等方面抓好法制宣傳教育。應該看到,通過這些年的普法教育,民眾的維權意識得到增強,但履行義務的意識還比較淡薄,從我縣一些信訪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形成過程來看,有時民眾以違法的方式維權。這就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在普法教育中,還要進一步宣傳憲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並把與經濟社會發展、民眾生產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放在突出位置,著力於解決什麼是自己的合法權益,如何依法維權的問題,做到“有序維權”,依法合理表達訴求。要改進工作方法,加強與媒體的溝通,運用各種宣傳手段,推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加大法制宣傳的覆蓋面和滲透力,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法制輿論環境。要堅持把領導幹部、公務員尤其是執法人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作為“xx”普法對象的重點,引導全社會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要通過普法教育,促進各級領導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提高法律素質,善於運用法律處理問題,做依法執政、依法辦事的表率,不斷推進依法治縣進程。

同志們,建設“平安xx”、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光榮而艱巨,對於司法行政機關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注定其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一定能夠大有作為。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司法行政工作,著力解決好司法所建設中的用地、正常工作開展中的經費緊缺等具體困難和問題,為司法行政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有力的保障。全縣司法行政幹警要振奮精神,搶抓機遇,大膽探索,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勇於創新,增強主動性,找準切入點,積極開展工作,認真履行職責,努力開創全縣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