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下鄉工作總結

但是我們沒有任何抱怨,因為這是我們自己要做的,因為這是有意義的,所以我們滿懷著熱情,去做這件事。

回顧今年的下鄉的整個過程,希望這些總結與建議對大家以及對我們社團有借鑑意義。

首先我們在準備工作中存在幾個不足之處:

1、招募志願者的時間有些晚,一直推遲到六月份了,這影響了後邊的培訓時間,不得不把往年的培訓時間壓縮在10天左右;

2、分工不明確,我們開始在做培訓之前,對每個人主要負責哪塊講解工作未作出明確分工,許多負責人不了解整個培訓工作的狀況,這和我們自身的組織能力有絕大關係;

3、對於培訓的內容事先準備不充分,開始培訓之後我們對需要講解的內容自己不熟悉,到了該講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講,也不知道講多少;

4、負責人自身不嚴格要求自己,在培訓中,許多老隊員是今天來明天不來,常常來遲到,很容易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學習進度與紀律作風;

5、整個團隊要求太鬆散,從志願者招募一直到下鄉,這個問題一直很突出,招志願者沒有經過任何面試,也沒有任何考核措施,對於志願者違反紀律的情況也未作出任何有效地措施,許多人進進出出,只是看了個熱鬧,這對我們的管理造成很多麻煩;

其次在下鄉過程中我們也存在一些問題:由於前期我們準備工作不充分,下鄉過程中在紀律方面有的隊做得挺好,有的隊做得不太好,有的小隊長要求嚴格,有的相對鬆散。另外在下鄉過程中隊員自身學習沒跟上,隊員可能在身體上感覺挺苦的,但在思想上對許多問題沒有一個較為客觀深入的認識,這樣的話下鄉完之後回到學校大多數人還是回歸了那種懶散的生活,並沒有對自身的成長形成多少幫助。各隊也都存在的是沒有將調研做好,這個問題每年都是我們的瓶頸,很難突破,今年亦沒有突破。

但是可喜的是,我們這四個隊伍在進到村子裡之後,心態都是好的,他們積極的面對遇到的各種困難,及時的調整活動方案,使活動順利的進行下去。

總的來說有這么幾個特點:

三個突破:

1、今年下鄉我們在人數上比往年有所增長,許多人也都是慕名而來,其中大三大二的以及研究生占多數,足見我們下鄉的人數也是在逐步增長,這樣我們的下鄉規模也在變大,我們應該對這一新的趨勢有所準備。可以積極的和團委商量,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活動的機會,另外我們自己也要將我們的各項工作理順,使其質量不會隨著下鄉人數的增長而下降,二者應該成為正關聯。

2、在課程設計上,xx負責這塊,使得今年下鄉支教的課程相比於往年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增加了許多以前沒有的課,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勢頭我們應該保持下去,並繼續有所創新,可以慢慢的形成自己獨特的下鄉支教體系,當然我們也會請一些專門做短期支教的機構幫我們做培訓。

3、在工作思路上我們也有新的突破,比如將短期的支教工作改成夏令營活動,這樣我們在做支教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更大的活動範圍與自主性,可以將我們的專業與孩子們的需求更好的結合起來,發揮我們的特長,設定更多切合實際的課程。

兩個不足:

1、在工作作風與紀律方面,我們支農隊這幾年能一直這么做下去,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大家覺得很重要一點就是我們支農的紀律與我們整個團隊的內部邏輯是和一般社團有著很大不同的。我們一直要求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慢慢的也形成支農紀律十六條,這樣我們在下鄉的過程中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會使村民容易接受我們,認可我們。

2、另外我們一直在團隊裡邊強調把所有不同的意見本著誠懇的態度當面說出來,不能背地裡說一些影響團結的話。特別是民主生活會,希望大家勇於做自我批評與表揚他人。這是多年形成的一種文化,我們做社團不收取任何費用,也從沒學校得到一分錢,所以沒什麼利益之爭,大家為著共同的理想來做事情,有時候自己還經常往裡邊貼錢呢,但是大家沒什麼不滿意的。